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30篇
  免费   2012篇
  国内免费   2617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308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2112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9335篇
内科学   326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2793篇
特种医学   38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79篇
综合类   11476篇
预防医学   1265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3171篇
  35篇
中国医学   1909篇
肿瘤学   313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868篇
  2021年   924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768篇
  2016年   961篇
  2015年   1092篇
  2014年   1846篇
  2013年   1881篇
  2012年   2694篇
  2011年   2987篇
  2010年   2895篇
  2009年   2904篇
  2008年   2860篇
  2007年   2684篇
  2006年   2646篇
  2005年   2435篇
  2004年   2065篇
  2003年   1801篇
  2002年   1568篇
  2001年   1237篇
  2000年   1059篇
  1999年   838篇
  1998年   727篇
  1997年   694篇
  1996年   592篇
  1995年   542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致病基因ATXN2异常等位基因中间重复个体的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针对2005—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收集的138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的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进行动态突变检测,对携带ATXN2基因中间重复的个体进行临床表型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共检出163个家系(包含先证者和家系成员共203人)携带异常扩展的ATXN2基因CAG重复序列,其中93个家系中有107例的异常扩展等位基因重复次数在29~34次之间。在其中的20个亲子对中,父系遗传16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28次,母系遗传4个,异常等位基因的代间扩展增加0~4次。结论对于临床拟诊SCA2家系患者,需对其亲代或成年子代个体进行ATXN2基因检测,以免漏诊。动态突变基因检测有助于识别中间重复的个体,对明确家系致病基因和遗传咨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陈亮  鲁厚根 《中医学报》2019,34(4):774-776
目的:研究续断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大鼠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脊髓组织空腔面积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均采用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续断水煎剂进行灌胃,对照组采用等量的PBS进行灌胃,2周后取材,进行MPO活性检测和脊髓组织切片HE染色并计算空洞面积。结果: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MPO活性分别为(33.43±4.82) U·mg~(-1)和(7.55±1.76)U·mg~(-1),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空洞面积分别为(0.09±0.03)mm~2和(0.19±0.05)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续断可以有效减少局部炎性细胞的聚集,抑制炎性反应,减少脊髓组织受到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9,(9):641-646
Ataxin-3 (AT3,ATXN3)是一种重要的去泛素化酶,正常情况下,它参与基因转录、蛋白代谢、磷酸化以及自身泛素化水平的调节。然而突变的Ataxin-3的表达可致转录失调,导致细胞毒性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SCA3)。AT3的异常不仅能导致神经性病变,而且据最近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AT3的失调可能涉及一些人类癌症或者癌症前期病变(如胃癌、乳腺癌、肺癌、睾丸癌、肝硬化等)的发病机制。虽然目前国内关于ATXN3的研究较少,但在国外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该综述主要总结它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本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本组患者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172±0.155)cm、头脚方向误差为(0.200±0.182)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93±0.170)cm,均较小。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摆位误差小,可保证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88-1891
[目的]建立标准的Nestin-LacZ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及评价体系。[方法]采用NestinLac Z转基因小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2个,对照组1个。2个实验组均采用自行研制的啮齿类动物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器,质量为10 g的打击棒,A实验组用接触直径为2.0 mm的打击棒杆头压迫,压迫时间为3 min(A组,6例);B实验组按照实验设定的高度10.0 mm实施打击(B组,6例);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打击(C组,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4、5、6周进行转基因小鼠BBB运动评分,取出脊髓组织后,行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Nestin-LacZ转基因小鼠不同的脊髓损伤模型在各个时间点上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脊髓损伤造模术后2周,后肢功能开始恢复,而B组至术后6周均无后肢功能恢复,对照组无功能障碍。[结论]啮齿类动物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器采用持续慢性压迫脊髓可成功建立Nestin-Lac Z转基因小鼠稳定、理想的急性脊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回顾了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在某院采取了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的52例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资料,将所有的患者使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使用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的护理措施为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对比两个不同组别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各类指标和出现并发症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所需费用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进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对其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308-1313
[目的]了解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内及脑脊液中IL-6、IL-1β及TNF-α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152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采用Allen打击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后2、4、6、8、12、24、36、48、72 h取大鼠损伤区脊髓及脑脊液,利用ELISA及Real-time PCR检测并比较两者中炎性因子的浓度变化。[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IL-6、IL-1β、TNF-α均在脊髓中表达迅速升高,IL-6、IL-1β在4 h即达到高峰,而TNF-α在2 h即达到高峰。IL-6、IL-1β、TNF-α在脑脊液中表达相对较迟,但在6 h也已能检测出,IL-6、IL-1至24 h达到高峰,TNF-α12 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脊髓损伤后脑脊液中炎性因子出现时间及到达高峰时间较损伤脊髓区稍晚,但趋势基本相仿,脑脊液炎性因子的研究可以基本反映脊髓炎性因子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脑部的血管网络十分复杂和精密,采取一般的透视机难以全面而又细致观察患者脑部情况,与其相比,采取头颈部3D-CT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进行介入治疗,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帮助临床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获取多个角度的脑部细小血管的信息,更加直观地观察患者病灶部位的情况,准确定位并进行手术操作[1]。脑血管成形术作为药物和开放性手术之间的一种微创技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利用影像学设备,透过人体的自然管道直达病灶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脑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患者通常采取神经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十分显著[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比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方法 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今有关4D-HyCoSy和/或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分别计算4D-HyCoSy和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及诊断比值比(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并以Medcalc 19.1.1统计软件比较AUC。结果 最终纳入19篇文献、1 358例疑似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其中4篇同时采用4D-HyCoSy及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10篇仅以4D-HyCoSy评估,5篇仅以HSG评估。Meta分析结果显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92[95%CI(0.91,0.94)]、0.91[95%CI(0.89,0.93)]及115.06[95%CI(54.23,224.10)];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84[95%CI(0.81,0.87)]、0.80[95%CI(0.76,0.83)]及28.64[95%CI(10.08,81.35)]。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AUC为0.98[95%CI(0.96,0.99)],HSG为0.93[95%CI(0.9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7,P<0.01)。结论 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高于H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