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树突细胞(DCs,dendritic cells)的分化发育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用免疫磁珠从人外周血分离CD14^ 单核细胞,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人白血病细胞Jurkat培养上清液体外培养DCs,以正常培养诱导的DCs作为对照,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人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对DCs分化发育的影响。结果:正常培养DCs与肿瘤上清液培养的DCs相比,在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对含量和细胞内消耗葡萄糖重新合成磷脂的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在细胞的转录状态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肿瘤细胞上清液培养液所营造的微环境细胞转录水平上对DCs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协同刺激分子B7-H2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细胞的激活对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至关重要。T淋巴细胞的激活除了依赖识别信号外,还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1999年Hutloff等发现了诱导性协同刺激因子(induciblecostimulator,ICOS) ,不久B7同源蛋白2(B7homolog2 ,B7 H2 )被认定为ICOS的配体〔1,2〕。本文旨在探讨ICOS/B7 H2协同刺激信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哮喘模型的建立: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于第1天、第14天腹腔注射0 .1ml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的…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因其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突起而得名 ,DC于 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 ,但对其功能知之甚少 ,近年来研究表明DC在人类和小鼠均有两个类型 ,DC有较强的呈递抗原和辅助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 ,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 DC的类型和特征DC自 1973年发现以来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DC是起源于骨髓的非淋巴样单核细胞 ,移行至不同部位又分别称为滤泡突细胞 (FDC)、并指状细胞 (IDC)、朗罕细胞 (LC)等。近年研究证明DC有两类 :髓系DC(Mye…  相似文献   
4.
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腹腔液以及在位、异位内膜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增多。其分泌活性明显升高,可分泌白细胞介素(IL)1、6、8、和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前列腺素E2(PGE2)等多种细胞因子,非特异免疫及抗原呈递功能也发生变化。EMs其巨噬细胞未能有效清除EMs异位病灶,其多种活性改变了腹腔内微环境,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干扰了患者生育能力,但确切机制尚未阐明。综述巨噬细胞在EMs中数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分子伴侣是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组装、折叠、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的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防治过程中,分子伴侣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分子伴侣与肿瘤免疫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肿瘤全抗原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肿瘤的杀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向T淋巴细胞有效地提呈抗原,发挥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的作用,本实验主要观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完成。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健康志愿者30例,抽取外周血10mL,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应用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4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7d后获取树突状细胞。以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全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活化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为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检测不同的树突状细胞对其活化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结果:①10mL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联合培养7d收获的树突状细胞数量为(1.88&;#177;0.77)&;#215;10^6个。②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其细胞表型CD8阳性率明显增加。③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全抗原来源的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④树突状细胞浓度适中,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最强,树突状细胞浓度过高或过低,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力均减弱。⑤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上清液有一定的杀伤活性,并且随着树突状细胞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结论: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自体的混合T淋巴细胞,产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进而诱导高效而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与其浓度有关,呈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已由诱导免疫应答转向诱导免疫耐受。经典的髓细胞样DC(mDC)及最近新发现的类浆细胞样DC(pDC)亚群的致耐受作用已经明确;DC诱导耐受的特性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密切相关;DC细胞具有独特的获取并交叉呈递外来抗原的能力。因此,在非炎性环境中DC可以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本文综述了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DC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增强抗原呈递功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热点。随着对DC的不断认识,其强大的功能可塑性为发展增强其抗原呈递功能的DC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现就DC疫苗增强其抗原呈递功能的种种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来源于骨髓造血系统的异质性细胞,它是由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拿大籍科学家Ralph M.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科研人员将研究重点放在DC的起源、分化和生物学特性,并且证实DC在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和维持自身组织免疫耐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应用DC的高效抗原呈递作用衍生而来的过继性免疫疗法逐渐应用于抗肿瘤以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