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00篇
内科学   27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1010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69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 (Probe qPCR) 10 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 μL,西洋参上下游引物各0.3 μL,人参与西洋参特异性探针各0.4 μL,DNA模板2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至20 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然后以95℃变性5 s,60℃退火延伸30 s进行40个循环。应用该方法测试了27份DNA样品,包括7份人参、6份西洋参、4份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10份其他人参属样品及其他常见中药材样品的DNA,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人参与西洋参样品DNA混合后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后进行检测,用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人参及西洋参样品均在特定的荧光通道下出现典型的阳性扩增曲线,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品均同时出现两条阳性扩增曲线,其它对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没有出现阳性扩增曲线。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g DNA/反应。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同时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出人参和西洋参。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20岁。因精神分裂症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1/日,以对抗氟哌啶醇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2006年7月25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进食,为明确诊断进行X线检查,钡餐提示胃内大量食物存留,胃肠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考虑为药物所致,建议停药后复查,三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了100例贲门癌的 X 线检查结果,经病理检查,浸润型54例,增生型26例,溃疡型8例,混合型12例,对此 X 线检查做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笔者认为准确掌握 X 线检查方法,详细分析 X线表现,对贲门癌的诊断仍有很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工作中,胃肠造影检查胃泡内显示软组织块影,不少是贲门癌,但实际临床中也不一定都是贲门癌。传统X线胃肠钡餐检查,容易造成不步误诊,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依其具体X线表现,存在可能有的三组不同疾病,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食疗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其中四气五味学说、归经理论、饮食宜忌的整体辨证观等均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精华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食疗学理论也应接受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要求。如对于痛风病患者,如果只按照传统中医食疗学理  相似文献   
7.
8.
微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介绍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 设计切口位于乳晕第四象限,方向斜向外下方,呈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 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伤后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对CCS≤8分的428例重度颅脑外伤发生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病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并对CCS≤8分248例重度颅脑伤进行前展性预防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结果:428例中有22例发生下呼吸道双重感染,原发伤重、高龄、营养状况差是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治疗中可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如手术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及时间长短,广谱抗生素,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及应激性高血糖等均是引起双重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预防治疗后可明显减少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率。结论: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监测,迅速、合理处理原发伤及应激性高血糖,加强营养支持,确切掌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指标,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是防治双重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