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ole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ttempted suicide in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23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who had recently attempted suicide.24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and 30 sex-age-and education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The Hamih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 items(HAMD24),Beck Helpless Rating Scale(BHS)and 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 (SIOSS)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veritv of symptoms.The seruln level of BDNF was detected with sandwich ELISA.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ag used to measu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BDNF and the related illness variable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ierences in the serum level of BDNF betwee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pail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 and normal controls(F=21.927,P<0.05).Post hoc analysis showed the serum BDNF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 [(57 ±16)ng/L]were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out[(75±28)ns/L;P<0.05],and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75 ±28)ng/L]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s[(111 ±39)ng/L;P<0.01].I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the serum BDNF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depressive episode(r=-0.541,P=0.008),the mean BHS score(r=-0.494,P=0.017)and the mean SIOSSscore(r=-0.754.P=0.000).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s related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ttempted suicide in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
双相障碍与自杀有明显的联系,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则是预测其自杀死亡的重要标记之一,故本文对双相障碍中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预防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甜  邓敏  熊丽君  唐明辉 《广西医学》2023,(9):1076-1082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心理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未遂患者再次自杀风险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搜集有关心理干预对自杀未遂患者再次自杀风险改善效果的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包含4 652例患者,涉及8种心理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疗法相比,自杀未遂短期干预计划(ASSIP)+常规护理疗法干预后自杀未遂患者的再次尝试自杀发生率更低,且其改善患者高风险自杀意念的效果最优。曲线下累积排序概率面积分析结果显示,降低自杀未遂患者再次自杀尝试发生率的最优措施依次是ASSIP+常规护理疗法、情绪调节治疗+常规护理疗法、电话联系管理+常规护理疗法,改善患者产生高风险自杀意念的最优措施依次是ASSIP+常规护理疗法、标准案例管理疗法+常规护理疗法、短期认知行为疗法+常规护理疗法。结论 ASSIP+常规护理疗法在降低自杀未遂患者再次自杀...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心理门诊工作.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那些害怕笔尖的中学生;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自杀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董仁威 《药物与人》2004,(11):58-59
2004年9日10日.是第二个世平鞠防自杀日,早在2005年第一个国际预防自杀日来临之际.我国卫生部门曝出一串惊人数字: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中第5位的元固。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并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者平均年龄52岁。女性自杀者是男性  相似文献   
6.
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都是对自己造成直接和故意伤害的行为,但它们的病因复杂,仅部分相同,本文对两者在神经认知及社会认知的差异进行综述,以便在早期更好的区分两种自伤行为,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特征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识别自杀未遂者的不同类型,并探究各类型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差异。 方法 运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408例急诊或住院自杀未遂者的人口学、社会心理学和自杀未遂行为特征的数据。采用二阶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408例自杀未遂者被分为两种类型:231例(56.62%)纳入冲动组,表现为自杀意图低、致死性低、冲动性强;177例(43.38%)纳入计划组,表现为自杀意图高、致死性高、多有自杀未遂史。与冲动组相比,计划组自杀未遂者年龄更大(P=0.003),抑郁绝望水平更高(P<0.001),患精神障碍的比例更高(P<0.001)。 结论 两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明显不同,应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反刍思维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的关系, 及反刍思维在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331例11~18岁抑郁障碍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 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估抑郁症状、反刍思维量表-10简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RRS-10)评估反刍思维, 采用MINI 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行为。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χ2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应用SPSS PROCESS V 3.4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抑郁障碍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率为53.78%, 其中女孩(59.48%)显著高于男孩(40.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 P<0.01)。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 自杀未遂组在PHQ-9[(11.08±9.26)分与(14.43±7.49)分, t=-3.634, P<0.01]、强迫思考[(10.76±3.89)分与(12.44±3.87)分, t=-3.9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 2019 年1 月 至2020 年1 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 岁的66 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 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 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不伴自杀未 遂组),通过张贴广告至社会及学校招募70 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病 例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 组对象的家庭 一般情况及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 回归方法对儿童青 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与抑郁症不伴 自杀未遂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28.00,42.00)比34.0(27.00,41.00),Z=1.310, P=0.19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情感反应因子[18.00(15.00,19.50)分 比15.00(13.00,17.00),Z=-4.741,P< 0.01]、沟通因子[25.00(22.50,28.00)分比21.00(19.00,23.00)分, Z=-5.310,P< 0.01]、角色因子[31.00(28.00,34.00)分28.00(26.00,30.00)分,Z=-4.434,P< 0.01]、情 感介入因子[16.00(14.00,19.00)分比13.00(12.00,15.00)分,Z=-4.426,P< 0.01]、行为控制因子[22.00 (20.00,23.00)分比20.00(18.00,22.00)分,Z=-3.451,P=0.002]、问题解决因子[15.00(12.00,17.00)分比 13.00(12.00,14.50)分,Z=-3.404,P=0.002]、总体功能[32.00(27.00,35.00)分比25.00(23.00,28.00),Z= -5.337,P<0.001]。情感反应评分高(OR=1.150,95%CI:1.036~1.278,P=0.009)、家庭不和睦(OR=5.912, 95%CI:2.319~15.090,P< 0.01)、健康状况很差(OR=6.360,95%CI:1.964~20.594,P=0.002)、母亲本 科及以上学历(OR=5.392,95%CI:1.539~18.900,P=0.008)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 结论 抑郁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较差,且家庭功能差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 现自杀未遂行为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自杀未遂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医疗救护员是我国院前急救的一门新的职业,医疗救护员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医疗救护员现场救治自杀未遂患者相关问题,包括自杀未遂患者的现场识别与判断,现场抢救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我国医疗救护员的培养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