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病混合家系GRIK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混合家系中探讨GRIK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是否 关联。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GRIK2基因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 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1)rs692275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3.13,P>0.05)或心境障碍 (χ2=3.20,P>0.05)无关联,但在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中与两组疾病均相关联(P<0.05);(2) rs222728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9.85,P<0.01)、心境障碍(χ2=13.50,P<0.01)呈显著关联;(3) 双位点TDT提示单体型TG、CA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相关联(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 中GRIK2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共同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2.
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都对人群心身健康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可能使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发生变化。然而,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不完善。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简称北疆)≥15岁人群的常见精神障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并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简称南疆)相关资料进行汇总与对比,得出全疆常见精神障碍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北疆选取居民3 853例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自评量表(12项一般用健康问卷、心境障碍问卷、90项症状清单等)及他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等)作为调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为诊断标准,由两名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师对纳入居民进行精神障碍诊断,诊断不一致者由精神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二次诊断。结果 北疆地区常见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71%(374/3 853),年龄调整率为10.07%;全疆常见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69%...  相似文献   
3.
杨向群  杨萍  王艳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42-1443
躁动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异常症状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和心境障碍的躁狂型,大多数患者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及各种检查治疗均不合作,因对有此症状的患者急性期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控制,故临床医师通常运用MECT治疗,及时控制兴奋躁动,便于病房管理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现在高压的生活节奏下,有些人就走上了抑郁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84例首发心境障碍患者直系亲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干预前后利用SCL-90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心境障碍患者直系亲属SCL-90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7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给予综合干预,而干预结果提示综合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观察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境障碍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境障碍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婚姻家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精神疾病症状缓解的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305例、心境障碍患者96例、神经症患者20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家庭总功能最差,心境障碍组其次,神经症组比其他两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15.716,P均<0.05);城市患者家庭总功能好于农村患者(t=4.787,-2.418,P均<0.05);公务员组、公司职员组比无业组家庭总功能分低(均P<0.05);5年及以下病程组比其他各组家庭总功能好(P均<0.05);社保组比农村合作医疗组家庭总功能分低(P=0.021<0.05);月收入大于1300元组比月收入小于1300元组的家庭总功能分低(P<0.01).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总功能无显著影响(F=1.797,P=0.112>0.05);配偶和子女组比父母和配偶组家庭总功能分低(P=0.026<0.05);家庭功能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1,1.026,P均>0.05).家族史阴性组家庭功能好于阳性组(t=-4.674~5.886,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家庭总功能的主要因素有疾病种类和病程(t=-16.495,8.310,均P<0.01).结论 ①在3组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组家庭功能最差,心境障碍组其次,神经症组分别好于心境障碍组及精神分裂症组;②病程越长,家庭功能越不好;③无业组的家庭总功能差于其他的职业组;家庭经济平均收入越高家庭总功能越好.与配偶和子女共同居住的患者家庭总功能较好;④城市患者比农村患者家庭总功能好.  相似文献   
8.
<正>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心境或者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者紊乱,躯体症状也很常见,甚至成为重要临床相[1]。中医内科学将该类疾病归于郁症、癫狂、风证、心悸、不寐等范畴中,认为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火邪亢盛等引起的肝胆心脑功能失常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53例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碍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同时选择48例心境障碍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名健康群体,定义为对照组。均给予问卷调查法,对3组防御机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SS2、FSS3、FSS5、FSS6评分以及MSS2、MSS3、MSS4评分和F1、F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SS1、FSS4评分以及MSS1评分、F2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SS1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与观察组其余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与观察组MSS5以及F4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MSS2、MSS3以及MSS4评分与F1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FSS2、FSS3以及FSS5、FSS6评分与F3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FSS2、FSS3以及FSS5、FSS6评分与F1、F3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MSS2、MSS3以及MSS4评分与F1呈正相关(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喹硫平治疗心境障碍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Ⅳ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DSM—Ⅳ将双相障碍又分为若干个亚型,这在诊断上是一个重要变更,突出表现在分出了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基本区别是前者一般以躁狂发作严重;后者以抑郁发作严重,躁狂发作较轻,且家族史中阳性率高,发作次数多,对治疗反应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双相Ⅰ型发病率为0.5%~2.4%,双相Ⅱ型发病率为0.2%-5.0%。双相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同病率(焦虑障碍,酒依赖,药物依赖)与较高死亡率(特别是在抑郁相或者混合状态)特点。目前有关躁狂症状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而抑郁症状则被认为治疗困难,传统抗抑郁药物或心境稳定剂疗效均不佳。美国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喹硫平除对躁狂症状(单药或喹硫平+锂盐/双丙戊酸钠)或精神分裂症疗效明确外,还能控制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喹硫平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单药既可用于治疗双相躁狂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