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替比林为参照物,建立体外人胎盘灌流技术,采用局部胎盘小叶的开放及封闭灌流方法。开放灌充安替比林消除率与时间、母体循环中的浓度无显著相关性,只随流速比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906)。封闭灌流两个方向的灌流,供体面安替比林浓度逐渐降低,且都符合指数函数C(t)=Co×e-kt,受体面浓度逐渐升高。两个方面的清除率分别为041ml/min,052ml/min,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提取效率母体面到胎儿面方向略低(P<005),分别是683%,289%。以上结果与相关资料一致,说明本室体外人胎盘灌流设备、技术均已完备,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刘炳石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01-200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常规治疗相同,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滴.1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栓测血清中NSE、S-100β的浓度,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d1NSE最高,经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组在d3、d,的NS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周后NSE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S-100β在d3达到峰值,其后逐渐降低;治疗组的d3的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周后S-100β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治疗d14后两组CSS评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治疗组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d14时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5.71%,对照组为37.14%.[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SE、S-100β水平,时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p-ERK1/2在此过程的作用。方法:将1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各组于缺血再灌注后分为30min、3h、6h、24h、48h等5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脑缺血开始及再灌注后12h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24h后进行小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p-ERK1/2免疫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也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抑制与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的p-ERK1/2信号通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CPA矩阵法测定安痛定注射液中三组分的含量。计算程序用BASIC语言编制。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00.2%,0.54%,100.2%,0.53%和100.2%,0.5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对组照应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显效率87.96%,与对照组80.60%及54.8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咯尔地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防晒霜优白中纳米二氧化钛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通过灰化及湿法消解前处理防晒霜后,应用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吸光度,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计算钛元素含量,并对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及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灰化法测定钛元素含量均值为样品标示量的48.37%,RSD为1.25%(n=6)。湿法消解测定钛离子含量均值为样品标示量的90.09%,RSD为1.67%(n=6),显色稳定性好,RSD为0.01%(n=6),精密度高,RSD为0.36%(n=6),回收率高。结论纳米二氧化钛经湿法消解处理后,钛元素含量为标示量90.09%,符合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涂复比例,即该方法可有效消化纳米二氧化钛包裹体,应用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方法专属性好,可用于安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ly modifi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S-100B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滴,1次/d,7d为1个疗程.分别在发病后d1、d3、d7、d14测定血浆Ox-LDL、S-100B变化;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及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d1Ox-LDL最高,经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逐渐下降,治疗组在d3、d7的Ox-LDL、S-100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周后Ox-LDL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S-100B在d.达到峰值,其后逐渐降低;治疗组d3的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周后S-100B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SS及BI评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S-100B水平,有益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开展安乃近水解产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毒理学试验,为安乃近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4-甲氨基安替比林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研究。结果 4-甲氨基安替比林LD50为509. 6 mg·kg~(-1),95%的可信限为471. 0~551. 4 mg·kg~(-1);亚急毒试验小鼠剖检主要脏器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异常; 4-甲氨基安替比林250 mg·kg~(-1)以下剂量对小鼠无骨髓抑制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 4-甲氨基安替比林0. 125 g·L~(-1)剂量组细胞毒性为4级。结论 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急性全身毒性是安乃近的7. 0倍,细胞毒性较明显。提示安乃近制剂中5%的水解产物杂质限度要求对用药安全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9.
冯秀华 《临床荟萃》2006,21(10):708-708
患儿,男,9岁,因发热咽痛就诊于个体诊所,但是测体温39.2 ℃给予安痛定1 ml,肌肉注射,2分钟后患儿出现烦躁,胸闷,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呼吸微弱,脉搏,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直径均为2 mm,对光反射迟钝,随即呼吸停止,立即保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并给予肾上腺素0.5 mg,加生理盐水5 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 mg加5%葡萄糖10 ml静脉注射,10分钟后心跳恢复到 60次/min,继续给予肾上腺素0.5 ml静脉滴注维持,此时血压仍测不到,迅速开通第2条静脉通路,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半小时后血压升至 60/30 mm Hg,加用多巴胺,间羟胺后血压升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返回普通病房治疗.住院4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杨锡祥  张影 《安徽医药》2009,13(3):271-273
目的建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种组份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mill×200rflnq,5tx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7.8~8.0)(27:73),用三乙胺调节pH至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分离度好,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7、0.99998、0.9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8%,n=9)、100.4%(RSD:1.9%,n=9)、99.6%(RSD=1.2%,n=9)。结论该法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为复方氨基巴比妥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简便、高效、专一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