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7篇
  免费   1663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243篇
基础医学   3977篇
口腔科学   401篇
临床医学   4754篇
内科学   1688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16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137篇
综合类   8560篇
预防医学   3844篇
眼科学   853篇
药学   2860篇
  24篇
中国医学   1067篇
肿瘤学   1716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329篇
  2013年   1488篇
  2012年   2117篇
  2011年   2387篇
  2010年   2188篇
  2009年   2060篇
  2008年   2399篇
  2007年   1895篇
  2006年   1778篇
  2005年   1995篇
  2004年   1406篇
  2003年   1235篇
  2002年   986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611篇
  1999年   504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 (Probe qPCR) 10 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 μL,西洋参上下游引物各0.3 μL,人参与西洋参特异性探针各0.4 μL,DNA模板2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至20 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然后以95℃变性5 s,60℃退火延伸30 s进行40个循环。应用该方法测试了27份DNA样品,包括7份人参、6份西洋参、4份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10份其他人参属样品及其他常见中药材样品的DNA,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人参与西洋参样品DNA混合后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后进行检测,用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人参及西洋参样品均在特定的荧光通道下出现典型的阳性扩增曲线,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品均同时出现两条阳性扩增曲线,其它对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没有出现阳性扩增曲线。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g DNA/反应。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同时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出人参和西洋参。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菩人丹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R)患者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SDR患者48例(96眼)。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4例(48眼),给予中药菩人丹粉剂口服,每次9 g,2次/d;对照组24例(48眼),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每次500 mg,3次/d。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照相、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QPs)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眼底照相及FFA的改变情况(出血、渗出、微血管瘤、视网膜循环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 893,P<0.01),对照组仅ERG-OPsO1潜伏期缩短(P<0.05),余指标均无改善(P>0.05),观察组ERG-OPsO1、O2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菩人丹可明显改善SDR患者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提高视野MS值,缩短ERG-OPsO1、O2潜伏期,增加振幅,有效治疗SDR。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03-106
目的探讨并分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方案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87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结果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建议采用与细胞学分类相同的二级分类法(即LSIL和HSIL),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慢性宫颈炎共三组。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确诊,并研究其相应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检查,慢性宫颈炎占44.19%,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占55.81%,其中LSIL 156例、HSIL 60例。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为患者阴道镜的异常图像表现。SIL病变级别与阴道镜图像的合并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且出现阴道镜下2级病变的几率越大,HSIL组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重要判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 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 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LO)评价双侧中央暗点患者使用棱镜后的眼球运动反应.方法 本预试验共招募6例有双侧中央暗点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以及6例正常视力的志愿者.首先用Nidek MP-1微视野仪确认患者的中央暗点和优选视网膜注视点(PRL),然后用Rodenstock SLO,在将视标投射在优选视网膜注视点时拍下实时视网膜像,接着在受检者眼前加入6~8 PD的棱镜,要求受检者保持注视视标,这时通过视网膜标记来测量视网膜像的移位量,以及随后发生的优选视网膜注视点的再次注视.过程中平均移位量和再次注视时间通过图像软件(ImageJ software)来计算.结果 实验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量在3个像素点或11.66个弧分之内(x轴:2.90±3.92,y轴:2.53±4.18).对照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会准确些(x轴:0.33±1.15,y轴:0.89±2.50),但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1.32,Px>0.05;ty=0.80,Py>0.05).对照组再次注视时间(0.98±0.19)s较实验组(2.83±1.63)s要短,差距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1).其中有1例实验组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次注视,其结果被排除并单独分析.结论 研究发现,双眼中央暗点患者对棱镜物像转移后的再注视反应与正常人接近,但实验组再注视明显较对照组慢,并有1例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注视.该数据说明双侧中央暗点患者无论眼前有没有棱镜,都会利用相同的视网膜位置视物,因此,通过棱镜物像再定位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图像颜色参数特征,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诊、面诊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Smart TCM-1型中医舌面一体仪,采集高血压患者舌面诊图像,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健康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舌面颜色参数特征。结果 ①在舌色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值、B值、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非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B值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S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大(P < 0.05);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在舌苔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舌中V值、舌右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右侧舌苔S值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②H型高血压组面色参数鼻G值、下颌G值、口唇R值、口唇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H值、下颌H值、整体H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G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G值、鼻H值、下颌R值、下颌G值、下颌H值、下颌V值、口唇R值、口唇G值、口唇V值、整体R值、整体G值、整体H值、整体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苔色偏黄,以舌中部为主,且舌右侧黄苔积聚较明显;H型高血压患者面色为黄中带红,口唇、下颌部更为晦暗。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高血压病阳亢湿盛病机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