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4篇
  免费   830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耳鼻咽喉   121篇
儿科学   236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2284篇
口腔科学   356篇
临床医学   3743篇
内科学   1693篇
皮肤病学   242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966篇
综合类   6254篇
预防医学   1051篇
眼科学   381篇
药学   1628篇
  14篇
中国医学   634篇
肿瘤学   163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1090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1166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648篇
  2007年   1215篇
  2006年   1140篇
  2005年   1612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1158篇
  2002年   952篇
  2001年   758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小肠绒毛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是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选取3,5,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m正常小鼠,每组6只,标本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后,从距Treitz韧带约10 cm处切下一段空肠,用PAS染色方法对小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小肠绒毛易被破坏,糖尿病组中杯状细胞的分泌物比同月份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组中3月龄的杯状细胞分泌物最多,8月龄最少,并且8月龄分别与3月龄、5月龄比较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随月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时杯状细胞分泌物增多可能对小肠绒毛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l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 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臧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19-1220
随着尿沉渣检查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进步,尿沉渣定量已被推广。目前尿沉渣定量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Sysmex 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为代表的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另一种是以Fast Rtadle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和Diasys R/S2003型尿沉渣分析工作站为代表的定量板镜检法。关于两种检测方法的参考值已有许多报道。关于用UF-100的流式细胞仪测定法测定的男性和女性RBC和wBC的参考值(个/μL),丛玉隆报道:0~12.0,0~24.0和0~10.0,0~26.0;鲁由金报道:0~13.0,0~22.0和0~12.0,0~24.0;陈国强报道:0~11.0,0~23.0和0~10.0,0~22.0;胡波报道:0~11.7,0~25.7和0~11.9,0~28.9。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D4+细胞在(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中的变化及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口恶)唑酮灌肠造模).造模3 d后全部处死,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脾脏单个核细胞(SMC)和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进行细胞培养,并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检测法测定Th1/Th2比例.结果培养48 h后,模型组的LPMC中Th1细胞百分比和Th2细胞百分比均比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Th1/Th2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培养96h后,模型组的LPMC中Th1细胞百分比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百分比较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Th1/Th2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而2组的PBMC和SMC相比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是一种Th2亚群占优势的肠黏膜局部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用磷酸盐Giemsa法观察了小剂量X射线照射对人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影响。其结果照射组各剂量点均不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证实了SCE对电离辐射不敏感,说明染色体结构畸变和SCE的发生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不同事件。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临床、内镜及病理诊断三者不符的食管和胃疾病50例患者,经内镜食管用卢戈液染色,非染色区活检送病理;胃用美兰染色,于染色区活检送病理.大大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及病理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两种染色体检查法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接涂片和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染色体检测方法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涂片和FCM两种方法检查110例胸腔积液(良性组50例,恶性组60例)中的染色体,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染色体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4%,正确率79.1%;FCM法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8%,正确率90.9%。[结论]FCM法检测染色体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明显优于直接涂片法,可作为一种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室检验人员在2002年8月参加了乌市中医院检验科举办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简称CTB染色技术)”应用于诊断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团场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