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9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1062篇
耳鼻咽喉   106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58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744篇
内科学   3948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154篇
特种医学   6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79篇
综合类   4794篇
预防医学   61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905篇
  14篇
中国医学   729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962篇
  2010年   1158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431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919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912篇
  1995年   642篇
  1994年   626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效果。方法 30 只SPF级成年雄性SD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3 组:模型组、实验1 组与实验 2 组。模型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 μl/d 静脉注射,实验1 组与实验2 组在造模后给予奥拉西坦10 ng/d、 100 ng/d 静脉注射,连续2 周。记录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检测Nrf2 表达与氧化指 标变化。结果 3组造模后1 d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7 d与14 d 的逃避潜伏期都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2 组低于实验1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造 模后14 d 实验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2 组显著低于实验1 组(P< 0.05)。 造模后14 d 实验组的N-myc、Nrf2 蛋白相对表达含量、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与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2 组显著高于实验1 组(P < 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 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及N-myc 介导的神经元生长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左心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2018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资料,依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12 h组、24 h组、72 h组,每组各20例。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与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再灌注时间与心室重构、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2 h组患者心室重构指标与左心功能指标均优于24 h组,24 h组均优于72 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再灌注时间与左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均具有中度相关性(P0. 05)。结论再灌注时间与Q波型心梗患者的左心功能、心室重构间具有明确相关性,再灌注时间越短患者左心功能越理想,心室重构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对其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伴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平氨苯蝶啶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左心室重量参数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E峰值、E/A值均高于对照组,A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重量参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3.70%低于照组的22.73%(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改善其左心舒张功能的效果优于平氨苯蝶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室重塑与B型钠利尿肽(BNP)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中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指标水平要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LEDV、LESV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研究组患者入院第3日、入院第7日的血浆BNP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塑可得到有效缓解,血浆BNP表达亦有所减少,所收获临床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NT-proBNP、hs-CRP、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胶囊口服治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NT-proBNP、hs-CRP、VEGF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LVEF、LVESV、LVEDV、LVPWT水平较服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V、LVEDV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NT-proBNP、hs-CRP、VEG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NT-proBNP、hs-CRP、VEG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显著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患者心室重构,并有效调节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