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在30年前人们就提出和诊断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polyomavirus—associated nephropathy,PVAN),但在环孢素(CsA)时代,一直未引起移植医师的重视。近年来人们发现RVAN是移植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肾移植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综述肾移植后多瘤病毒肾病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多瘤病毒增强子激活剂3(PEA3)是ETS转录因子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不但参与胚胎期肺、乳腺等组织器官的分支形态发育,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了解PEA3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相关分子信号通路,能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针对PEA3参与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仍缺乏突破性进展,今后应将基础实验与临床病例样本相结合,以进一步阐明PEA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PyV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肾移植术后确诊PyV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穿刺原因及病理学诊断时间。按Banff 2018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级,比较各级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分析患者血、尿BK病毒DNA载量及移植肾功能。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病理诊断PyVN距肾移植手术时间为16(8,29)个月,血清肌酐升高为穿刺的主要原因。44例患者中,PyVN 1级19例、2级21例、3级4例,各组光学显微镜下病毒包涵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2级患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均多于或高于1级患者,3级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多于或高于1级患者,3级患者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多于或高于2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确诊时39例患者具有血、尿BK病毒DNA载量检测记录,其中38例尿BK病毒阳性,30例血BK病毒阳性。患者确诊PyVN时血清肌酐较术后1个月升高,末次随访时血清肌酐较确诊PyVN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例临床拟诊为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 XHIM)并发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ML)的患儿 CD40L基因及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Jamestown Ca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液细胞学检测方法在肾移植患者多瘤病毒(BKV)感染筛查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129名肾移植患者的尿液标本,镜检查找诱饵细胞(decoy细胞).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Decoy细胞阳性患者(病毒尿症)预留的血液标本中相应的核酸并随访.血肌酐升高及持续性病毒血症、病毒尿症者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5名患者(19.4%,25/129)的439份尿液标本检查到decoy细胞,首次检测到decoy细胞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9(14~540)天;8名患者(6.2%)存在病毒血症,最早出现在移植后119(56 ~540)天.3名患者(2.3%)病理证实存在BK病毒肾病(BKVAN),全部来自持续性decoy细胞(+)组且存在病毒血症.最早检测到decoy细胞时间比病毒血症和病理诊断分别提前52和81天.Decoy细胞检测预警BKVAN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82.5%,阳性预测值12.0%,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尿液细胞学中的Decoy细胞镜检方法是一项简单而且敏感的筛查BK感染的方法,和病毒血症相比能更早的提示BK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条件性转基因策略构建小鼠血管瘤动物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鉴定。方法: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Tie2驱动的鼠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 PyMT)表达质粒( pTie2?PyMT),采用DNA显微注射方法,将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的PyMT目的基因导入供体C57BL/6J小鼠的雄原核中,再移植到假孕鼠的输卵管中,产生转基因首建鼠。 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整合情况,检查转基因鼠基因型,观察转基因鼠表型,对于转基因鼠出现的新生物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测序分析证实,pTie2?PyMT质粒中PyMT、Tie2启动子和Tie2增强子序列等组成元件被正确克隆、连接,且阅读框正确。出生小鼠基因型经PCR鉴定证实,阳性的转基因小鼠均出现血管瘤样新生物表型。血管瘤样新生物主要表达部位在小鼠的耳、舌、皮肤、黏膜、肝等部位,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血管瘤样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新生物的内皮细胞表达PyMT蛋白及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结论:Tie2启动子驱动下的PyMT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发血管瘤,该模型鼠可用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条件控制下的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建立血管瘤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四环素调控系统中的质粒pRevTet-On转染病毒包装细胞 PT67,经筛选培养后获得病毒载体RevTet-On,采用RT-PCR进行鉴定,并应用NIH31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RevTet-On感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有限稀释法挑选阳性细胞单克隆后扩大培养,每个克隆瞬时转染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pRevTRE-Lue,加入强力霉素48h后分别检测其萤光素酶活性值,挑选出强力霉素诱导表达高、背景表达低的细胞株并检测其诱导表达的时效、量效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逆转录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最高滴度为7.4×105CFU/ml。RevTet-On转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挑选出48个单克隆,瞬时转染pRevTER-Luc后筛选出1株高表达低背景细胞株, 其诱导表达值为876.1 RLU,背景表达值为42.5 RLU,诱导倍数为20.6。该细胞株在加入诱导因子强力霉素1 h后目的基因即开始表达,在24 h时达到高峰,在强力霉素浓度100-2 000 ng/ml的范围内, 其诱导表达活性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含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诱导活性可靠,可用于调控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BKV)感染的诊断方法、监测指标及初步治疗方法。方法 采集64例肾移植受者的血、尿样本,行BKV细胞学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流行病学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BKV感染的受者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 64例受者的尿Decoy细胞、多瘤病毒尿症与多瘤病毒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28.7%、17.2%和6.3%。血肌酐(Cr)升高的受者尿Decoy细胞阳性率高于血Cr稳定的受者(P=0.04)。受者的性别、年龄、诱导治疗方案、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等临床因素与尿Decoy细胞、多瘤病毒尿症及多瘤病毒血症的出现无明显相关性。应用更昔洛韦试验性治疗4例BKV感染的受者,治疗2~3周后,受者的尿Decoy细胞以及血、尿BKV DNA均转为阴性。结论 血肌酐水平升高的肾移植受者易发生BKV再活化。可通过检测血BKV DNA筛查BKV相关的移植肾肾病。更昔洛韦治疗BKV具有良好的疗效,但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广西瑶族与汉族人多瘤病毒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瑶族与汉族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PBLs)中人多瘤病毒(BKV)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集广西瑶族及汉族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各500份,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用巢式PCR方法扩增BKV的保守区编码序列,统计分析不同民族、年龄、性别组BKV—DNA检出率。结果1000份健康人PBLs样品中BKV感染的发生率为61.3%,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KV在广西瑶族及汉族健康人PBLs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本研究证实了PBLs是BKV在体内的潜伏细胞及传播载体,应加强对BKV条件致病性的认识,积极防治、减少BKV相关的移植肾病(BKV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多瘤病毒的不断被发现,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大.自2007年人类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us,WUPyV)在呼吸道标本中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发表了发现WUPyV的报道.WUPyV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可能在儿童时期获得感染,但大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尽管WUPyV经常在呼吸道标本中发现,但是WUPyV是否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还有争议.WUPyV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性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主要来自PCR检测和血清学试验.本文现就WU多瘤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