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5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09篇
妇产科学   369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598篇
内科学   1221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311篇
外科学   2893篇
综合类   1976篇
预防医学   105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401篇
  6篇
中国医学   536篇
肿瘤学   36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791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26篇
  1975年   14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征,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且具备针对性的冲洗对策,为未来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5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参照相关标准判定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同时记录患者糖尿病的疾病合并情况,将术后尿路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初步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1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第3天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为17.7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逐渐降低,各时点尿液细菌阳性培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高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术前留置导尿管、多发肿瘤是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80例术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8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75.86%,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24.14%。结论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年龄、基础疾病、肿瘤位点、术前导尿管留置等是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5例、良性膀胱病变患者88例,检测膀胱癌样本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评价CSTB、A-FABP在鉴别诊断膀胱癌的效用。对比膀胱癌进展对象(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以及未进展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B、A-FABP作为诊断标准(任意一项为阳性),鉴别诊断膀胱癌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92.0%、符合率88.7%。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的患者共30例,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共15例,膀胱癌进展对象CSTB、A FABP表达量高于未进展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的泌尿系结石成分,探讨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与年龄、性别等关系,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治疗19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984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中,按每10岁年龄大小分组排序,统计各年龄阶段泌尿系结石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有1346例,女性患者有638例,男性年龄(50.23±14.48)岁,女性年龄(47.87±14.51)岁,男、女患者比例约2.11∶1。在66~75岁年龄段,尿路结石发病率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以混合性结石为主,共1582例,占79.76%。其中1665例(83.92%)为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的比例为5.22∶1,其余为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上尿路结石中男性1062例,女性603例,男女比例为1.76∶1;下尿路结石中男性284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8.11∶1。青壮年(年龄≤45岁)泌尿系结石患者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中老年(年龄>45岁)泌尿系结石者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类结石多见。感染性结石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安地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泌尿系结石。同时,不同年龄段结石构成成分具有差异。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这与结石整体发病率基本一致;而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性结石多见。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结石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在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上综合考量,给予明确而更加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则予以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力分级为Ⅳ级、Ⅴ级的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在VLPP、PMUC水平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I-QOL评分相比治疗前较高,且联合组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且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The main goal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 is the preservation of kidney function by minimizing the risk of pyelonephritis. By defining and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s for each patient depending on age, sex, grade of reflux,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anatomic abnormalities, and kidney statu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ose patients with a potential risk of upp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sulting renal scarr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VUR in children. These guidelines are based on the best currently available knowledge and evidence.  相似文献   
7.
8.
血液透析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电镜,原位来交及Northernblot杂交。结果:CaP在降低SHR血压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3H-TdR参入量(P<0.01),并能逆转c-fos,c-myc,c-si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强(P<0.05或0.01),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减弱(P<0.01)。结论:Cap能抑制SHR的VSMC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A new implantable bladder volume-monitoring device based on the impedance measurement of the detrusor muscle is described. The system is completely autonomous and forms a mixed-signal (analogue/digital) feedback loop with a neuro-stimulator to rectify bladder dysfunctions (incontinence and retention) through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techniques. A programmable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and a signal processing block, to eliminate the artefacts caused by the patient’s movement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tested. The layout for the signal processing block has been realised in 0.8 μm BiCMO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