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地区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1974~1976年浙江省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和1975~1978年中国恶性肿瘤调查研究的资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地图集,探讨了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地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和浙江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发病率与大肠癌死亡率高低变化呈直线相关关系。我国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和浙江省嘉兴地区10个县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与大肠癌死亡率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和0.903,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在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血吸虫病可能是大肠癌高发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We computed skin-test sensitivity levels in 485 adults puncture-tested with eight standardized, high-quality inhalant allergens tested at single concentrations. In order to quantitate the "average" IgE-mediated skin sensitivity of each subject, we used both nonparametric and parametric statistical methods to generate two "allergy indices" (Allergy Index I and Allergy Index II) based on sensitivity end-point data from the subpopulations of individuals positive to six of the eight allergens. For the 192 skin test-positive subjects, Allergy Index I and Allergy Index II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rs = 0.98, p less than 0.001) and with the number of positive skin-test reactions (rs congruent to 0.9, p less than 0.001) as well as with log[total serum IgE] (r congruent to 0.4, p less than 0.01). In 102 ragweed-positive subjects, log[specific IgE to ragwee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agweed-specific "ragweed indices I and II" (r congruent to 0.6, p less than 0.01). Furthermore, the average daily symptom scores reported by 14 ragweed-positive subjects during the ragweed pollination seas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agweed indices I and II (p less than 0.05). We propose the use of Allergy Index II in epidemiologic and genetic studies of allergic phenotypes as well as in clinical decisions for diagnosis and immun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方法 基于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和医护比四项指标,利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并比较综合评价结果。结果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在四项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范围为0.2Symbol~A@0.6;RSR回归方程为[AKY^5]=0.182x-0.405,相关系数r=0.993;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按Probit值分为三级,Probit<5(相对较少):东莞、肇庆、深圳、佛山和惠州;5<6(中等):江门、澳门、中山和珠海;probit>6(相对较多):香港和广州。结论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卫生资源配置较好,区域内部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性较大。undefined/ht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2019年广东省不同地市(除中山市)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状况。方法 从《2019年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选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执业(助理) 医师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和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数五个评价指标,利用加权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广东省不同地市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差异。结果 WRSR与Probit的回归方程为[AKY^5]=0.250Probit-0.745(F=362.461,P<0.05,R=0.980);将不同地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分为四档,肇庆市、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四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处于较高水平,则汕尾市、潮州市则较为落后。结论 广东省公共卫生资源整体上逐年提升,但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数与目标相比还具有差距;不同地区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大,人均获得资源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秩和的分布,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秩和比的分布理论及建立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方法。方法 假设各变量相互独立,观察单位某变量取值是随机的,则其秩的分布为均匀分布,秩和的分布是m个独立同分布变量之秩的和。结果 当m和n较小时,如m<3,秩和的分布呈单峰对称分布;m和n不太小时,秩和的分布迅速逼近正态分布。结论 对秩和与秩和比可以应用正态分布理论作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6.
INCREASING HEALTH COSTS are a dilemmafaced by the health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we must invest in healthservices. Meanwhile, limited health resources shouldbe properly allocated to obtain maximal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t lowest input. Thus, it is especiallyimportant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allocationof health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Input and Outpu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health resources is a topic of interest for multi-objective assessment, wh...  相似文献   
7.
背景 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寿命的"第一杀手",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揭示循环系统疾病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因顺序及其变化趋势,将为预防和控制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分析我国2004—2015年循环系统疾病中以心脑血管为主的疾病死亡谱特征,即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因顺序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04—2015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所定义的"循环系统疾病"资料,选取其中各类别疾病的死亡数和死亡率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方法分析各类别循环系统疾病的城乡别、性别、地区别死亡率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结果 2004—2013年各年的死因顺位排序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2014—2015年各年死因顺位排序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2006—2015年,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2015年,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死亡率逐年缓慢上升;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率各年变化不大;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死亡率呈双波浪变化,其中2006年和2013年为波峰。城乡别死亡率:脑血管病各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除2006、2015年外,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除2005年外,缺血性心脏病除2015年外,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除2004、2005、2011、2012年外,其余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死亡率:各年份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除2005年外,其余各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死亡率仅2005年和2015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区别死亡率:各年份各类别疾病死亡率地区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城乡别、性别、地区别差异。缺血性心脏病城市高发,其他各类疾病乡村高发;女性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高发,其他各类疾病均为男性高发;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死亡率地区别差异明显,应根据地区别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重点和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死亡率、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主要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全县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谷城县2009-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对死因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83.77/10万,其中男性为850.32/10万,女性为512.23/10万,男:女为1.71∶1;全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5.75%;0-14岁组、15-39岁组主要死因均为损伤与中毒分别占35.59%,58.53%;40-64岁组、65岁以上组主要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分别占38.36%,42.87%;死因顺位第一循环系统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死亡率196.92/10万;其次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18.78/10万。肿瘤死亡主要肺癌死亡率42.69/10万,占26.37%;其次肝癌死亡率29.78/10万,占18.40%。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率52.21/10万,占全死因的7.63%;损伤与中毒死亡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29.33%,自杀占18.77%,淹死占9.92%。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和中毒是谷城县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2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75.00/10万,报告全死因寿命69.4岁;居民死因前6位的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死亡,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7.25%。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