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56篇
中国医学   25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作性睡病是致残性白天睡眠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旨在减少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与睡眠有关的幻觉。2019年,组胺H3受体拮抗剂替洛利生(Pitolisant)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索利氨酯(Solriamfetol)分别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前者具有促醒和抗猝倒作用,后者也有促醒作用,且戒断症状和滥用的发生率更低。目前,控释型羟丁酸钠(FT218)、低钠型羟丁酸盐(JZP-25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又称AXS-12)以及莫达非尼联合氟卡尼制剂(THN102)等药物仍在开发和测试中,均可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的潜在药物。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最近研发的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罂硝软膏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为主药研制软膏剂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酸碱滴定法分别测定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3组分的含量。结果 :硝酸甘油、盐酸罂粟碱、双氯芬酸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65 %、99 86 %、100 55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 4945 %、0 1719 %、0 3205 %(n=3)。结论 :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可控 ,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临床中使用钙制剂抢救链霉素过敏休克病人有良好效果的原因,由被动血凝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ELISA法证实,Ca~( )可以抑制链霉素抗原-抗体的反应。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Ca~( )链霉素抗原结合,封闭链霉素抗原决定簇来加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并制备其兔抗血清。方法: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2株vp7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vp7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内,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经SDS-PAGE分离纯化表达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抗血清。结果:经鉴定确认,vp7基因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载体中,此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相对分子量为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经同样诱导表达的表达载体pGEX-KG表达产物吸收后1:500倍稀释后用Western Blot分析,与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GST融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不但为研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GBRV所引起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验结果发现,应用“425”制剂可明显增强宿主脾细胞在体外自发性的及在LPS刺激下的增生反应,明显抑制其在PHA刺激下的增生反应,而用药后宿主脾细胞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的增生反应未见明显改变;虽然用药组感染鼠的脾脏明显小于对照组,但血清及虫卵肉芽肿培养上清中特异性抗体IgG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研究结果表明,“425”制剂具有双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该制剂抑制宿主肝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机理除了在于其能非特异地增强宿主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外,该制剂对宿主体内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制备工艺改进——天然甲壳素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壳素制备工艺改进为统一常温进行,操作简便,产品相对收率提高5~10%,同时降低了能耗、机械要求强度、劳动保护条件和生产成本,并经热分析说明产品维持了甲壳素的天然特性,即分子中每结构单元含有1/2分子缔合水,是天然的甲壳素产品并有益于其脱乙酰化物──壳聚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消渴降糖胶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7 nm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结果 提取3 h、提取2 h与提取1 h相比,槲皮素提取率有显著增高(P<0.05),但提取3 h与提取2 h槲皮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浸膏得率3 h比2 h显著提高(P<0.05);加醇量4.0倍与3.0倍相比较,浸膏得率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含量相差不大.结论 在制备消渴降糖胶囊工艺中,应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无效成分的提取率,减少浸膏量.在尽量减少杂质,保留有效成分,降低服用量的综合考虑下,采用4.0倍量乙醇进行醇沉有效成分损失少,浸膏得率低,符合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带酞基聚芳醚酮(PEKM)为膜材料,用相转换法制备了PEK—C不对称超滤膜,研究了铸膜液的主要组分对膜的孔结构与超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A sedation regimen using sequential oral trinepazine, intravenous Pethco (pethidine, chlorpromazine and promethazine) and diazemuls was evaluated in children having native kidney (n = 17) and transplant kidney (n = 17) biopsies. Biopsy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 with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A self-reported scale of memory recall and pain perception showed the optimal time for biopsy to be between 30 and 90 min after the intravenous Pethco. The child’s level of distress was measured by a self-reported scale, a parent-reported scale and an observational scale for doctors and nurses; 45% of children rated themselves highly distressed prior to the procedure, their parents being the best assessors of this distress. Younger children and those undergoing native kidney biopsy had les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dure. Children’s worries could be clearly categorised into procedural and outcome issues: those undergoing transplant biopsy were more worried about outcome, whereas those undergoing native kidney biopsy were more worried about the procedure. Received April 3, 199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and accepted April 17, 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