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小剂量罗格列酮组、大剂量罗格列酮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定量(24h)。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同时留取。肾脏组织作PAS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大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BS、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肾组织MDA含量、MCP-1mRNA及蛋白质表达、NF-κB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T-AOC活性显著上升;肾小球面积及体积减小。结论大剂量的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活性,降低MCP-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表没食:于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NF-κB及ICAM-1表达的影响,来探讨EGCG对小鼠的肝保护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EGCG+ConA组。EGCG对照组及EGCG+ConA组小鼠给予EGCGEl服(5mg/kg)10d后,予模型组小鼠静脉注射ConA(15mg/kg)建造肝损伤模型。采血及留取肝组织,HE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NF-KB及ICAM-1的表达。结果ConA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明显,NF-κB及ICAM-1的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GCG治疗组肝损伤减轻且伴NF-KB及ICAM-1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EGCG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及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KB(NF-JcB)p6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探讨其在UC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C活动组30例、缓解组30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结肠黏膜中cRFR2、ICAM-1、NF-KBp65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水平。结果CRFR2在UC活动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UC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FR2在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NF-xBp65、ICAM-1的表达及血清中IL-6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的CRFR2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在UC发病中可能起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EGCG影响TNF-α诱导的NF—KB/p65入核及促凋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EGCG调节TNF—α诱导的胃癌SGC-7901细胞核转录因子KB/p65(NF—KB/p65)的入核并发挥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Hoechst染色法检测EGCG处理SGC-7901细胞前后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mblot方法观察EGCG作用前后NF—KB/p65蛋白在胞质内及核内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调节NF—KB/p65入核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DNA ladder方法观察EGCG诱导细胞DNA断裂情况。结果:Hoechst染色法显示EGCG处理后细胞形态改变:核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苍白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10ng/ml的TNF—d作为NF—KB/p65入核的诱导剂分别作用细胞30、60、90和120min后,核内NF—KB/p65明显增多并在60min达高峰;60斗g/ml的EGCG预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和48h)后,再以TNF—d处理60min,检测发现核内NF—KB/p65明显下降并在24h达低谷;不同浓度EGCG(40、60、80和100μg/m1)预处理细胞24h后,再加TNF—d处理60min,核内NF—KB/p65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流式细胞术显示,10ng/ml的TNF—α处理细胞60min后,细胞凋亡率为3.7%,60μg/mlEGCG处理细胞24h后再以TNF—α处理细胞,凋亡率为16.6%;NF—KB通路阻断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100μmoL/L预处理30min后再以TNF—α处理细胞60min,细胞凋亡率为21.4%。EGCG60μg/ml处理细胞24h、PDTC处理细胞30min后再以TNF—α处理细胞60min,DNA凝胶电泳出现明显梯形条带。结论:EGCG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NF—KB/p65入核,并可能通过此机制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活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K562-n细胞NF-κB、VEGF、MMP9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s2O3在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活化NF-κB,而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增强.地塞米松(DXM)1μmol/L能显著增加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抑制K562-n细胞NF-κB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率为43.04%,(P<0.05),NF-κB活化抑制率为31.15%(P<0.05),VEGF、MMP9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使NF-κB活化,VEGF、MMP9表达亦随之增强;DXM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配体吡格列酮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以及调节机制。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RPMC。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2.5%葡萄糖)、吡格列酮干预组(10 μmol/L、20 μmol/L+2.5%葡萄糖)、二硫氨基甲酸吡咯烷干预组(PDTC,NF-κB抑制剂,25 μmol/L、50 μmol/L+2.5%葡萄糖)、姜黄素干预组[活化蛋白1(AP-1)抑制剂,15 μmol/L、30 μmol/L+2.5%葡萄糖]。RT-PCR方法检测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COLⅠ)、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c-fos、c-jun 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Ⅰ和PAI-1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NF-κBp65、磷酸化NF-κBp65 (p-p65)蛋白表达。 结果 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基础量的FN、COLⅠ和PAI-1,高糖显著上调其蛋白及mRNA表达(P < 0.01)。吡格列酮预处理后,高糖诱导的FN、COLⅠ和PAI-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高糖组(P < 0.01)。高糖作用后,磷酸化IκBα和NF-κBp65水平显著增高,c-fos、c-jun mRNA表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DTC预处理后,高糖诱导RPMC的FN和PAI-1蛋白水平降低(P < 0.01),COLⅠ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AP-1抑制剂姜黄素预处理后,高糖诱导的RPMC FN、COLⅠ和PAI-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吡格列酮抑制高糖条件下磷酸化IκBα和NF-κB p65水平,抑制c-fos、c-jun mRNA表达(P < 0.05或P < 0.01)。 结论 NF-κB和AP-1信号通路参与高糖条件下RPMC的FN、COLⅠ和PAI-1表达的调节。吡格列酮通过NF-κB 和AP-1途径下调高糖诱导的RPMC的FN、 COLⅠ和PAI-1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糖尿病家兔肾脏组织、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和炎症因子表达为判断标准,探讨模型胰岛素(Ins)用药治疗的适宜方案。方法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多次Ins治疗组(A组)、50R混合Ins治疗组(B组)、30R混合Ins治疗组(c组)。治疗组用Ins治疗30d后处死动物,同时处死其他组动物;观察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Ins用量。比较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白天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标准差平均值(MOS)、每只兔血糖绝对差值的平均值(MO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外基质部分成分(ECM)、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达标时间最短,c组最长(P〈0.01)。治疗各组血糖和HbAlc较D组下降(P〈0.05)。A、D两组较C、N两组NF-KB灰度值明显降低,TNF-α、ECM明显升高(P〈0.05)。A组的MOS、MODD较c组和N组明显升高(P〈0.001);HbAlc与MBG呈正相关(P〈0.001),与MOS、MODD无相关。D组血糖及NF—KB灰度值与TNF-α呈正相关(P均〈0.02)。肾脏组织病变受损严重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度D组〉A组〉B组〉C组。结论30R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最佳。提供一个较高的基础胰岛素浓度加少量餐时胰岛素峰值量治疗糖尿病,血糖平稳缓降,对糖尿病肾组织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多次胰岛素3短加1中或长的强化治疗及太短时间达标的方法不主张首选。  相似文献   
9.
张梅华  缪羽  李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33-1335,1313
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ANKL)/骨保护素(OPG)系统是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发育、调节的重要信号通路,也是全身因子和局部因子调节骨代谢的共同通路[1]。在口腔医学领域中,RANKL/OPG系统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就RANKL/OPG系统在口腔中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舒洛地特(Sulo-dexide)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舒洛地特治疗组(S组).D组给予腹腔注射单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组每日给予舒洛地特10mg/(kg·d)灌胃;C,D组大鼠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12wk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血糖变化.应用显微镜观察大鼠骨组织显微结构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骨保护素(OPG)mRNA,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的表达.结果:12wk末光镜下均可见D,S组骨组织骨质疏松表现,且2组骨质疏松程度相似.D,S组平均骨小梁厚度(MTPT)均显著低于C组(P〈0.01);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MTPS)均显著高于C组(P〈0.01);S组与D组骨组织相比较,MTPT及MTPS无显著性差异.与C组相比较,D,S组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S组骨组织BMD值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D,S组骨组织OPGmRNA明显低于C组(P〈0.05),但RANKLmRNA表达均高于C组(P〈0.05).D组与S组相比较,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存在明显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骨质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