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杳分析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的疟疾流行状况及其与紧邻蒯边省疟疾流行区和暴发点的关系.方法 埘该地区2000-2007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血榆阳性率和所发现的疟疾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流动人口疾患者感染地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描述疟疾患者在3个县、乡、村和屯的分布状况,对病例感染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类比较,并对流动人口疟疾患荇的米源地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县8年间共查出疟疾患者202例,其中当地居民患者23例,均为间开口疟患者;流动人口疟疾患者179例,以问开疟患者为主,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患者.三江县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主要足在东南亚困家感染,占当地流动人口患者的69.7%,而融水和融安两县流动人口则以在海南感染为主,占当地流动人口疟疾患者的90.9%和100%.结论 2000-2007年柳北3县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患者以当地居民由外地感染带回为卡,与邻近省份疟疾流行区无密切关系,受疟疾威胁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4%,在该地区疟疾发病仍控制在2/万以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