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MaxVision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26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CD34标记的MVD.结果:内皮抑素和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期有关(P<0.05).结论:内皮抑素检测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生物学参数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梅梅  隋丽华  李佩玲  程丽  李文辉 《肿瘤》2006,26(10):905-909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及其荷瘤鼠卵巢癌组织的生长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测内皮抑素对体外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SKOV3;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将SKOV3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观察内皮抑素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和电镜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内皮抑素具有体外抑制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但对bcl-2和bax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内皮以抑素能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其中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bax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内皮抑素具有抑制SKOV3细胞及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发细胞凋亡和调节bcl-2/bax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豚鼠气道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动态变化对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组)、哮喘3d组(A1组)、哮喘7d组(A2组)和哮喘21d组(A3组),8只/组。C组豚鼠不行任何处理。N组分别于1d和8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15d开始用37℃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次/d,3~5min/次,共3d;A1、A2和A3组用卵蛋白(OVA)10mg、氢氧化铝20mg制成2ml悬液代替生理盐水作腹腔注射,用1%OVA代替生理盐水分别水雾化吸入3d、7d和21d,其他方法同N组。末次激发24h后麻醉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VEGF和ES浓度。用图像分析仪测定气道内周径(Pi),外周径(Pe),并计算管壁面积(WA),气道平滑肌面积(SMC—A),气道平滑肌细胞数(N),且WA、SMC—A、N均用Pi进行标准化。结果哮喘豚鼠随病程延长,WA/Pi、SMC-A/Pi、N/Pi和气道中VEGF浓度进行性升高,与C组和N组比较,哮喘各组中SMC-A/Pi、N/Pi和VEG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和A,组中WA/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豚鼠气道中VEGF浓度与wA/H呈正相关(r=0.51,P〈0.05),VEGF/ES与WA/Pi呈正相关(r=0.78,P〈0.01)。结论VEGF/ES平衡失调可能在哮喘豚鼠气道重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皮缩血管肽(Endostat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造血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作为转染载体,转染不同剂量的 FITC 标记的 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最佳转染条件下转染率,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最佳转染条件下 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对 BMT 后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Endostatin mRNA 及其蛋白质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mRNA 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①正常组:未经任何处理组;②BMT 组:空白对照组;③BMT+转染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组;④BMT+转染 Endostatin 错义寡核苷酸组。结果①在体外成功地将 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导入骨髓基质细胞,转染率达86%;②以 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BMT 后不同时间点骨髓基质细胞 Endostatin mRNA 及其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Endostatin 的灰度值分别为(0.09±0.03)~(1.44±1.19)和(0.02±0.02)~(0.14±0.05)](P<0.01或P<0.05),表明转染成功;③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有效促进了 BMT 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 VCAM-1mRNA 及其蛋白表达[VCAM-1的灰度值分别为(1.60±0.92)~(8.05±0.87)和(0.07±0.02)~(0.67±0.09)](P<0.01或P<0.05);④Endostatin 错义寡核苷酸对 BMT 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 Endostatin 和 VCAM-1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 Endostatin 反义寡核苷酸可降低Endostatin 表达,增强 VCAM-1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微血管生成,改善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与造血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影响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腹膜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基因及蛋白表达与腹膜血管新生的关系。 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肾衰竭非透析组(非腹透组)、1.5%腹膜透析组(1.5% PD组)、4.25%腹膜透析组(4.25% PD组),每组8只。PD组经规律PD 28 d后,取各组大鼠新鲜腹膜组织,用RT-PCR检测ES mRNA表达;用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S蛋白表达;以CD34染色观察腹膜组织毛细血管密度(MVD)。 结果 各组均有ES mRNA表达,正常组为0.47±0.05;非腹透组为0.45±0.04;1.5% PD组为0.46±0.04;4.25% PD组为0.47±0.03;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ES蛋白表达积分0分;非腹透组积分2分;1.5%PD组积分4分;4.25%PD组呈高表达,积分9分。正常组MVD为3.13±1.13;非腹透组为5.13±1.14;1.5%PD组为9.00±1.51;4.25%PD组为10.75±1.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尿毒症状态和非生理性腹透液刺激可使大鼠腹膜组织ES蛋白表达升高,其在长期透析所致腹膜组织毛细血管生成增多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 S )联合吡柔比星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将裸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215;106/0.1 m L正常人成纤维细胞;ES组(B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215;106/0.1 m L转染了ES的人成纤维细胞。吡柔比星组(C组):尾静脉注射吡柔比星5 mg/kg ,每周1次,共4周,ES+吡柔比星组(D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215;106/0.1 m L转染了 ES的人成纤维细胞。尾静脉注射吡柔比星5 mg/kg ,每周1次,共4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 VD )。[结果]B、C ,D三组抑瘤率分别为61.96%,27.33%和75.16%,D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D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ES联合吡柔比星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综合治疗后出现转移的晚期头颈部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12~15mg/d,d1~d14,21d为1周期;卡培他滨1500~2000mg/(m2.d),d1~d14,或替吉奥120mg/d,d1~d14,21d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每2周期评价疗效,稳定和有效者继续治疗2~4周期。结果:22例患者共接受108个周期的化疗,中位4个周期,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4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RR(CR+PR)为9.09%,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为72.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生活质量评价1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恩度相关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心脏毒副反应,包括T波和ST-T改变、轻度高血压,其它毒副反应与化疗药物相关。结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具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QOL、毒性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抑素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抑素是一种广谱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物,其通过抑制肿瘤形成过程的病理性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不断进入临床,血管内皮抑素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裸鼠肺癌移植瘤模型的辐射增敏效应。 方法 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125I植入组(B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C组)和125I植入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D组),每组20只。移植瘤直径达2 cm时行125I粒子植入,处方剂量20 Gy,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移植瘤的体积及接受剂量。按每只裸鼠每天给予20 mg/k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连续给药14 d,观察并记录肿瘤生长的速度和瘤体体积的变化,分别于第15、30天时处死裸鼠,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通过RT-PCR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αvβ3 mRNA水平。 结果 第15、30天时,D组的重量抑瘤率和体积抑瘤率与B、C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第30天时的重量抑瘤率和体积抑瘤率均较第15天时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15、30天时,D组与A、B、C组VEGF、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与A、B组VEGF、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第30天时的VEGF表达水平和MVD较第15天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第15、30天时,与A组相比,B组αvβ3 mRNA的表达有所增加,并随时间的延长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和D组αvβ3 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肺癌移植瘤的近距离辐射增敏作用明确,VEGF、MVD、αvβ3 mRNA的表达变化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不同时间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后肺腺癌SPC-A1肿瘤组织的生长情况,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小鼠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4组(Ⅰ组:接种肿瘤日前6d开始给药;Ⅱ组:接种肿瘤当日开始给药;Ⅲ组:接种肿瘤日后第6天开始给药;Ⅳ组:对照组),每组6只,且各组给予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剂量均为3mg·kg-1·d-1;通过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体内肺腺癌SPC-A1肿瘤体积大小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比较,观察在不同时间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后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在开始实验18d后,Ⅰ组肿瘤体积为(2078±185)mm3,肿瘤微血管密度为(42±4);Ⅱ组肿瘤体积为(928±126)mm3,肿瘤微血管密度为(36±5);Ⅲ组肿瘤体积为(2512±603)mm3,肿瘤微血管密度为(41±5);Ⅳ组肿瘤体积为(4009±780)mm3,肿瘤微血管密度为(47±6);Ⅱ组肿瘤体积和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Ⅳ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和Ⅲ组分别与Ⅳ组相比肿瘤体积和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最佳给药时间是接种肿瘤当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