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内治疗的24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级、动脉瘤出血量、部位、形态、瘤颈宽度、血管痉挛程度及术中应用技术等。结果100%栓塞17例,95%栓塞4例,90%栓塞3例。1例患者术中血管痉挛加重致不完全失语。随访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病例,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血管痉挛。结论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结果.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6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有84个动脉瘤,其中63个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个外科夹闭,19个未治疗.54个(86%)完全栓塞,8个(13%)瘤颈残留,1个(2%)只行支架覆盖.26例患者(72%)一次栓塞1个以上动脉瘤.31例患者进行了造影随访,93%(53个动脉瘤)表现稳定或闭塞,7%(4个动脉瘤)复发,临床随访结果:33例患者(92%)无症状或轻微症状,1例(3%)部分视野缺失,2例(6%)偏瘫.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合理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可用于优先治疗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和外科难治的意外发现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技巧及结果。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76例80个颅内动脉瘤。对23个宽颈动脉瘤采用瘤颈成形辅助技术栓塞治疗,其中球囊辅助成形术治疗动脉瘤4个,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治疗5个,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14个。6个巨大动脉瘤5个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个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栓塞程度:致密栓塞48个(64.9%。48/74),90%以上栓塞11个(14.9%,11/74),疏松(90%以下)栓塞15个(20.3%,15/74)。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5.3%,4/76),2例死亡。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等优点。采用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支架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的10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中。影像学上完全栓塞98例,占933%;大部分栓塞7例,占6.7%。治愈92例,占87.6%;中重残10例,占9.5%;死亡3例,占2.9%。3-6个月随访观察未见动脉瘤复发病例。结论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不仅可较好栓塞动脉瘤,且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使载瘤动脉术后通畅,从而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a peripheral mycotic aneurysm has included emergency ligation and bypass. Occlusion of vessels just proximal and distal to a mycotic aneurysm can be safely accomplished via percutaneous embolization with coils. Surgery can be performed electively in a noninfected field. Coils can be placed near the site of vessel disruption minimizing loss of collateral flow.  相似文献   
6.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瘤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9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岁。其中13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脑缺血表现。未破裂动脉瘤4例,Hunt—Hess分级I级3例,Ⅱ级5例,Ⅲ级15例,Ⅳ~V级4例。头痛24例,恶心、呕吐18例,有眼部症状者12例,有视力下降者8例,有视野缺损者4例,首发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者3例。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其中Neuroform支架27枚,Enterprise支架4枚;完全及次全栓塞28例,部分栓塞3例。2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32个月复查,无一例动脉瘤复发。应用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恢复优或良者(GOS5或4)26例(83.9%),一般者(GOS3)2例(6.4%),差者(GOS2)2例(6.4%),死亡(GOS1)1例(3.2%)。结论通过支架对眼动脉瘤瘤颈重塑及弹簧圈的封堵作用,使动脉瘤得到致密栓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s)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240例TCCFs病人,其中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5例经股静脉→岩上窦人海绵窦内栓塞),3例经眼上静脉人海绵窦内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NBCA胶栓塞)。结果 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98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通畅率92.5%,随访,除1例在半年后复查发现原瘘口处假性动脉瘤外(因无症状,未处理),其余痊愈51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其中3例分别在1—2个月发现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相通,经真丝线段,NBCA栓塞而愈。其余26例全部治愈。结论 大多数TCCFs病人可通过可脱性球囊和弹簧由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但可脱性球囊应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2例。结果①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28例,大部分填塞15例,单纯支架成功置入2例。②术中并发症情况:1例发生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术后恢复良好。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发生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再通,但术后头部CT显示有皮质梗死,患者遗有左侧肢体偏瘫。对5例脑室积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③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28例,2分14例,3~4分2例,5分1例。④DSA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无一例复发;CT血管成像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2~6年,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精确的微导管塑形,合适的弹簧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影像学特征、血管内栓塞治疗技巧及结果。方法 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94例 ,对宽颈动脉瘤则采用瘤颈成形辅助技术 ,其中球囊辅助成形术 17例 ,微导丝辅助成形技术 19例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2 1例。结果 栓塞程度 :致密栓塞 134例 (6 9% ) ,90 %以上 38例 (2 0 % ) ,90 %以下 2 2例 (11% )。术中出血 9例 (4 .6 % ) ,死亡 1例 (0 .5 % )。结论 GDC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微导丝辅助瘤颈成形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支架等方法 ,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