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1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多因素,包括模拟湿热气候环境,过食肥甘及内毒素感染等综合复制的家兔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造型动物出现诸如发热、纳呆、不欲饮水、便软烂或溏、嗜睡懒动、舌苔白腻等表现,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中药反证也提供了支持的佐证;实验进而发现模型动物造型后6小时及10小时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单纯用内毒素致热的发热对照组为高(p<0.05),提示温热造型动物内毒素廓清较为缓慢。可见,本实验将为以后研究温病湿热证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脾虚和肾虚雌性大鼠生育能力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系统观察脾虚和肾虚雌性SD大鼠的生育能力,将大鼠随机分为:脾虚组、脾虚复健组、肾虚组、肾虚复健组、正常组。脾虚组和肾虚组分别按常规方法用利血平和羟基脲制成脾虚模型和肾虚模型。虚证动物模型出现与人类相似的症状:动情周期紊乱,甚至消失;生殖器官萎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子宫腺体数目减少,卵巢次级和成熟卵泡数减少,生育能力下降。而肾虚大鼠上述变化更显著。用四群子喂饲脾虚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 (SDD )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60只大鼠制成SAP模型后 ,随机分为SAP组和SAP加SDD组 ,后者在模型建立后即行SDD ,2次 /d ,共 3d。检测对比两组 2 4,48,72h时外周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IL 1)浓度 ,观察动物死亡率、存活时间及胰腺病理学变化。结果 SAP加SDD组各时相外周动脉及门静脉血的内毒素、TNF α和IL 1浓度 ,以及动物死亡率均显著低于SAP组 (P <0 .0 1) ;而存活时间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5 ) ;两组胰腺坏死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可以通过清除肠道内毒素来降低SAP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减轻多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益肾通淋汤对大鼠实验性草酸钙结石的防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草酸钙晶体数和聚体数、肾小管扩张数,肾钙含量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观察了实验大鼠肾脏的一般组织学改变,可见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变性,甚至细胞崩解、细胞碎片,胞核和刷状堟PAS阳性物质脱落于管腔内,有的与结石晶体粘附,肾小管明显扩张,而实验组未见明显的组织学损害。因而认为益肾通淋汤可能是通过抑制草酸钙结晶的析出和聚集,改善肾组织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减少细胞器脱落成为结石核心和基质物质以及加速尿液排泄,促进微结石排出的途径而起到防治尿结石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7.
Elaborating on the fiv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illness representation, as described in the self-regulation model of Leventhal (1980),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at identifying the relevance of this generic structure for two chronic illnesse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and Addison's disease (AD). Factor analyses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ve dimensions identity, time-line, control/cur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to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disease. That is, the items representing the five dimensions merged together for CFS patients and AD patients in a different manner and thereby produced different factor solutions for the two patient groups. In CFS patients, a four-factor solution was identified with manageability, seriousness,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external cause as the factors. In AD patients a four-factor solution was also identified but with seriousness, cause, chronicity, and controllability as the factors. The value of these finding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specific nature of illness represent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验性血瘀证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基因表达及其分泌NO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模型组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并相应测定分泌的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中组成型NOS(cNOS)基因表达以及血浆和原代培养液中NO水平皆明显下降(P<0.01),同期血浆中NO含量与内皮细胞中cNOS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9,P<0.01)。两组间体外培养的传代细胞中cNOS基因表达及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NO水平都比各自原代培养液中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短期内血瘀证兔模型体内内源性NO水平降低主要是cNOS基因表达下降导致的,随时间的延长,不排除诱导型NOS(iNOS)及体内其他因素对分泌NO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穴位敷贴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微观病理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 ,以自制敷贴方敷贴实验性哮喘模型颈背“穴位”。敷贴方由麻黄、细辛、甘遂、延胡、附片、防风、五味子、白芥子组成。【结果】从第 6天开始 ,贴药组点头呼吸的潜伏时间明显延长 ,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从第 9天始穴位敷贴组豚鼠发生点头呼吸的频度明显减少 ,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贴药组有降低豚鼠炎性渗出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的作用 (与哮喘组比均P <0 .0 5)。【结论】提示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可能是通过延长哮喘发作的潜伏期 ,减小哮喘发作的频度 ,减少肺组织水肿、渗出 ,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肺系局部浸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内皮素和一氧化氮 (NO)改变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 (ET)和组成型NO合成酶 (constitutivenitricoxidesynthase ,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清导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ET - 1mRNA表达升高 (P <0 .0 1) ,cNOSmRNA表达下降 (P <0 .0 1)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7,P <0 .0 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中ET基因高表达及cNOS基因低表达导致的二者平衡失调在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