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9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15篇
综合类   973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10篇
  3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为老年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249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83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拔管后5 min呼吸功能、麻醉恢复情况、肺部感染征象发生率;术后24 h、72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细胞亚群CD4+、CD8+数量,计算CD4+/CD8+比值,比较3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5 min复合麻醉组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3 d发热、咳嗽、肺部音、胸部X线片特征表现、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 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72 h IL-6、IL-8水平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CD4+/CD8+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苏醒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免疫抑制程度低,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妊娠对大鼠吸人性全麻药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3月龄)雌性妊娠(妊娠18—22d)和非妊娠SD大鼠各10只,分别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经腹主动脉抽血用于测血,气分配系数,放血处死后,分别取心、肝、肾及脑组织并制成匀浆,采用注射器顶空二次平衡法经气相色谱仪测定七氟醚、异氟醚和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结果与非妊娠组相比,妊娠组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和脑,气分配系数降低(P〈0.05),七氟醚、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肝,气分配系数、肾,气分配系数、心,气分配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降低大鼠氟烷的血,气配系数和脑,气分配系数,但不影响七氟醚和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和组织,气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5.
张理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68-3469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因其清醒快且完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工流产术。但其镇痛作用弱.临床上通常选择芬太尼等合适的药物配伍,以提高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确诊受孕孕妇120例,年龄18—38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B组丙泊酚。ASAⅠ级。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MG)是因乙酰胆碱受体受累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损害是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损害。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异常,10%~20%患者并发胸腺瘤。切除并清除胸腺组织可使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少数可达痊愈的效果,故胸腺切除术是目前MG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此类患者对一些麻醉药及肌松剂高度敏感,术后并发症多,麻醉的实施及管理有一定的困难。2001~2006年我院行重症肌无力手术48例,现将其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Na^+、K^+—ATP酶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 、K^-ATP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质膜上,形成和维持了Na^ 、K^ 在膜内外正常的浓度差,产生并维持细胞膜电位,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麻醉药对Na^ 、K^ -ATP酶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Na^ 、K^ -ATP酶的分子结构、分布、生理功能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瓶法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ED50 )的方法学。方法 在 11个 32 5ml的三角烧瓶中各放入 30只雄性果蝇 ,分别加入不同容量的异氟醚标准气 ,使 11个烧瓶中异氟醚浓度分布在零效应浓度与百分之百效应浓度之间。以果蝇失去附壁及运动能力为标准计算各瓶中被麻醉果蝇数 ,用正规法计算出ED50 。结果  11次实验在 2 5及 5 0min时的量 -效关系曲线均呈S形 ,用各自的对数浓度与概率单位作图都呈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72± 0 .0 14和 0 .971± 0 .0 2 5 ,ED50 值分别为 (0 .5 1± 0 .0 6 8) %和 (0 .4 7± 0 .0 85 ) %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3%和 18.0 %。结论 本法稳定性较好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对鼠海马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钟颖  吴洪翔 《云南医药》1996,17(6):421-423
60例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恒定给2%安氟醚、l%安氟醚、l%异氟醚吸入。结果显示:诱导期A、B、C三组的吸入浓度(F1)<挥发器输出浓度(FV);A组在30min后、B组在60min后,C组在15min后F1略高于FV。揭示静吸复合麻醉时若采用低流量半紧闭法给吸入麻醉药,在诱导期应适当提高给药浓度,维持期则应控制给药浓度于适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