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86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经手术或尸解证实的C-TGA的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回顾分析其胎儿期漏诊误诊原因,总结胎儿C-TGA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体会。结果6例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其中胎儿期超声漏诊5例,误诊1例。其中产前仅诊断室间隔缺损或右室双出口,经出生后手术证实的C-TGA4例,尸解证实C-TGA 1例。结论C-TGA在胎儿期已有明确超声声像特征,加强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系统学习,降低漏诊误诊率是提高筛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自体修复方法及用材。方法 用同侧髂胫囊转位修复外伤性ACL断裂16例。结果 随访7年,优良率81.2%。结论 用髂胫囊修复ACL,有完全的韧带转化功能,具有取材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并早期骨性关节炎的髋臼转位截骨术并评价其结果。方法  4 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并发骨关节病 (OA) ,全部病人实施了髋臼转位截骨术。结果 术后平均 12个月 (10~ 17个月 )随访 ,术后 Harris评分 93分 (85~ 10 0分 ) ,平均增加 2 5分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CE角 2 0°~ 2 8°,平均 2 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髋臼指数 37°~ 4 8°,平均 4 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AHI81% (75 %~ 98%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髋臼转位截骨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 型 )并发骨关节病 ( 期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结果:此种术式的方法简单,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移植加三角针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骨移植及骨膜移植,是一个理想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转位埋藏术式的改进张承勤(芜湖市镜湖区医院眼科241000)翼状胬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仍多主张手术治疗,术后再发率约5%~20%[1]。为了降低复发率,笔者对翼状胬肉转位埋藏术式作了一些改进,共作56例,复发3例,...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发生巩膜瓣较大破损,特别是术中采用过丝裂霉素(MMC)术区巩膜贴敷患者,可以导致术后长时间前房浅甚至消失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临床处理较为困难。1996年-2004年我们对上述情况患者联合运用透明质酸钠(HA)及侧方巩膜瓣转位修补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畸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短食管胸腔胃畸形十分罕见。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因咳嗽3天住院。胸片意外发现后纵隔内巨大肿块。追问患儿既往史,自幼食纳差,进食慢,发育较同龄儿瘦小。影像学检查:①胸片:后纵隔内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影,其边缘轮廓清晰,光滑,密度不均。②CT扫描:纵隔窗显示位于右后纵隔内,膈肌上下有一软组织肿块影。边缘轮廓清晰、光滑(图1)。膈上肿块密度不均,靠前壁有弧形低密度影。膈下位于肝-肾间隙,继而向左转位,在左上腹可见肿块内充满混杂密度的内容物。③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贲门位于膈顶之上,…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与许多环境因素有关,一般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如风沙、紫外线等)刺激,使结膜深层弹性纤维变性,炎性细胞增生形成翼状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局部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可能也是发病基础。小而静止者无需治疗,而对于进行性增生,近瞳孔区影响视力,影响眼球运动及美观者则需手术治疗,但手术复发率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