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0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526篇
耳鼻咽喉   330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935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1044篇
内科学   1085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631篇
特种医学   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1篇
综合类   2542篇
预防医学   662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1015篇
  4篇
中国医学   554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瞬时受体电位亚家族V成员6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6, TRPV6) 是一种钙离子高度选择性离子通道,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控制细胞顶端钙离子的进入,在维持钙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TRPV6功能异常会影响体内钙稳态,进而引发新生儿骨骼发育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与软骨代谢异常、肾结石和高尿钙症、 以及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研究也表明,TRPV6的上调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增加有关,具有作为肿瘤检测的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潜力。本综述将聚焦于TRPV6与其在相关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旨在为TRPV6作为药物靶点实现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drug refractory and symptomatic AF(16 paroxysmal, 6 persisten) were enrolled. Using Carto, the left atrial or biatrial replica was created during spontaneous or induced AF, and areas associated with CFAEs were identi-fi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 the site with CFAEs was performed and the end points were to eliminate CFAEs or convert to sinus rhythm. Results Thirteen patients(59%)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7 cases conver-ted directly to sinus rhythm, and 6 via the intermediate atrial tachycardia(AT) or atrial flutter (AFL). The re-maining nine patien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with D. C. shock or drug. Repeat ablation was performed in 6 pa-tients (5 AT/AFL, 1 paroxysmal AF). During(10.9 ±4.8) months follow-up, 16 patients (73%) were free of arrhythmia and symptoms. CFAE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along the left interatrial septum, pulmonary veins, left atrial roof. CFAEs ablation prolonged AFCL[(157 ± 18) ms vs (211 ± 32) ms, P < 0.05]. Only one patient had pericardial tamponade that required pericardiocentesis. Conclusion Radiofrequene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FA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和52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SSR和ERP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卒中后抑郁组中SSR和ERP测定中的P300成分异常率分别为87.3%(48/55)和83.6%(46/55),两者异常吻合率为76.4%(42/55)。卒中后抑郁组SSR测定结果中,SSR潜伏期和波幅值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RP测定中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较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2、P3波潜伏期与SSR测定中潜伏期以及波幅与波幅之间呈正相关(r=0.29~0.36,P<0.01),而两者潜伏期与波幅之间呈负相关(r=-0.32~-0.33,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反映了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可用于脑语言障碍疾病的检查和研究。对于英文N400的研究进行的较深入,但中文N400的研究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N400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N400是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一种内源性成分,因其产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气的电实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明清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55-3255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的化合物,原始大气和正负电荷可视为中医学中的精微物质,其中活力很强的正负电荷可视为极精微物质。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气是正负电荷。原始大气的化合物经过繁衍进化形成了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内外的生物电活动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原始细胞可视为中医学中的原始之精,活动在原始细胞膜内外的带电离子可视为原始之气。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气是带电离子。气的实质是电,电的实质是气,气与电的实质相同。  相似文献   
8.
9.
健康老年人单音,图像,汉字结构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7名健康老年志愿者作单音听觉、图像及汉字结构识别视觉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单音及图像刺激,各部位ERP各波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汉字结构刺激,N2L,女性短于男性(P<0.05),P1、N1、P2、P3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刺激ERP之间内源性成分、RT比较:N2L,男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P3L,男性汉字结构刺激长于图像及单音刺激(P<0.05),女性图像刺激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RT比较,男性和女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起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是叠加在b波上的频率较快的低小振荡电位,在大多数脊椎动物和人类均可以测得。1937年Granit和Münsterhjelm首先观察到青蛙ERG的b波上升支有一组振荡波,1953年Cobb和Morton报导了人ERG的b波上叠加的4~6个小波。随后,大量文献报告OPs反映了视网膜循环障碍,在某些疾病中OPs振幅选择性地降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OPs被认为是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