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126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31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1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drug refractory and symptomatic AF(16 paroxysmal, 6 persisten) were enrolled. Using Carto, the left atrial or biatrial replica was created during spontaneous or induced AF, and areas associated with CFAEs were identi-fi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 the site with CFAEs was performed and the end points were to eliminate CFAEs or convert to sinus rhythm. Results Thirteen patients(59%)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7 cases conver-ted directly to sinus rhythm, and 6 via the intermediate atrial tachycardia(AT) or atrial flutter (AFL). The re-maining nine patien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with D. C. shock or drug. Repeat ablation was performed in 6 pa-tients (5 AT/AFL, 1 paroxysmal AF). During(10.9 ±4.8) months follow-up, 16 patients (73%) were free of arrhythmia and symptoms. CFAE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along the left interatrial septum, pulmonary veins, left atrial roof. CFAEs ablation prolonged AFCL[(157 ± 18) ms vs (211 ± 32) ms, P < 0.05]. Only one patient had pericardial tamponade that required pericardiocentesis. Conclusion Radiofrequene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FA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3.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4):258-258
德国医生Bauer A等研究发现,虽然心肌梗死的治疗已进入血管再形成时代,心电图QRS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减少了,但QRS间期延长仍与心肌梗死患者晚期病死率增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Nakaya 氏之水平面QRS环偏前(Prominent anterior of QRS orce,简称PAF)的诊断标准,在1262例常规检查心电向量图中,有27例诊断为左中隔支传导阻滞。对其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做一分析。提出水平面QRS环诊断标准。2/3总面积指向左前方>30°或>45°。水平面QRS环的5 ms向量在+98°~110°。10ms向量在+89°~77°。T环方位在+38°~46。。QRS-T夹角在+17~22。。  相似文献   
5.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6):435-436,470
征解6答案 房室沟左侧部位心外膜室速。诊断要点 本例心电图特征为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5bpm。QRS波形态表现为右束支阻滞(V1导联QRS波直立,I和aVL导联明显倒置)。  相似文献   
6.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指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0.12s,心室率>100bpm的心动过速。它包含了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心动过速。主要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最常见为室性心动过速,约占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70%~80%。近年来,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机制的认识不断拓展,对其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更加深入。目前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类。一.根据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分类1.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1)房性快速性…  相似文献   
7.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房窒结以上异位起博点发生快速异常冲动伴/不伴房室结析返或心肌旁道。大多数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PR间期整齐。临床表现:突然发作伴有心悸焦虑不安、眩晕、心前区疼痛,直至发生舒张性心力衰竭或休克。我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间门诊,住院经药物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76例次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建章  赵璇 《临床荟萃》1997,12(8):346-347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与处理是临床的难题,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8年资料完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36例加以分析,以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诊治水平.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规则与基本规则的持续性心动过速36例,心室率大于120次/分,QRS宽度≥120ms.男 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4±15.8岁(19~87岁).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23例,洋地黄中毒及低血钾各2例,预激综合征3例.发作时有血流动力学障碍9例,晕厥5例.1.2检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其中24例加做食管导联,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者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后进行电生理检查.1.3分析首先按Brugada分步诊断法做出心电图诊断,然后对临床、发作及非发作时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治疗反应等回顾性综合分析后做出临床最后诊断.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选择性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有许多益处,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MI)病死率,对MI合并高血压、心衰疗效佳。能有效控制梗死延展,心室重构和预防心脏破裂,预防再梗塞。本通过AMI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QRS积分的影响,旨在探讨卡托普利能否限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0.
Steendijk等通过对压力-容积环的分析,发现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按照NYHA标准,研究入选22名患者,其心功能Ⅲ或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束支阻滞和QRS间期>120ms,并置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仪。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获得了右房起搏频率在80、100、120和140bpm期间的压力-容积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6个月后,获得了双侧心室分别在同样的起搏频率期间的压力-容积环,用专门的软件完成稳定状态压力-容积环的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NYHA心功能由(3.1±0.5)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