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235篇
内科学   43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1619篇
预防医学   108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952篇
  6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5-756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年龄段患儿躁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6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3~9岁患儿,其中3~5岁患儿(24例)平分成A组和B组,6~9岁患儿(36例)平分成C组和D组。所有患儿均吸入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A组和C组静脉滴注0.1 mg/kg咪达唑仑和0.1~0.2μg/kg舒芬太尼,并采用2%~3%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和D组采用3%~5%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除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高于C组,B组躁动率高于D组。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显著低于B组,C组躁动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会引起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率更高。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患儿的躁动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进行量化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3-1-1至2014-12-31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OSTHEO公式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19例研究对象中,术中出血量平均110.53±84.42ml;出血总量平均896.78±309.99ml;隐性失血量平均769.41±284.80ml。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达到769.41±284.80ml,占失血总量的85.80%,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纠正贫血,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25%,其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范围仍众说纷纭,综合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将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联合多学科制定各项相应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尤为注意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也亟待后续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定有效的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5.
现场急救中的几个法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场急救是指急救人员在病人发病或受伤的现场对其实施医疗干预的过程。在对急救人员的培训中,主要侧重临床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较少谈及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急救现场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如大型车祸、自杀、犯罪现场等,常涉及到相关的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笔者近期在美国接受急救专业培训期间,学习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现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以下问题,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6.
小儿患病后,静脉输液是住院期间给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急诊危重患儿,必须迅速静脉给药。因此,患儿静脉给药一针见血技术的高低,穿刺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小儿否转危为安。另外,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作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十余年,在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穿刺输液这项技术操作上有较深刻的体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尤其是小静脉、毛细血管的穿刺,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操作。它要求操作必须非常细心,并且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来我院疗养的军队老年疗养员216例,现对他们在疗养期间发生的急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功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自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59例需要手术和4例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和术后化疗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其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本组63例中术前合并有心脏病25例,贫血18例,糖尿病14例,高血压6例,脑梗死、肺气肿各1例。术后96 %患者的体虚、气短、心悸等症状得到改善,无1例发生心衰和肝肾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9 %(4/59),其中肺炎2例,吻合口瘘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手术死亡。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3.17 %,其中 1例轻度发热,1例轻度皮疹。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3):351-351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新上市药品层出不穷。为引导医药学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学的最新动态,准确掌握新药信息及合理使用新药的方法。经中国药理学会研究,决定于2006年8月中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了解新药动态,倡导科学用药。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和《医药导报》杂志社共同承办,参加者可获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并颁发论文证书。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知名医、药学专家作专题讲座。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史摘要某女,22岁,于2002年8月1日入住某县医院。主诉于入院前1年余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性情急躁、怕热、多汗、食欲明显增强,但人渐消瘦、体重减轻,诊断为“原发性甲亢”,给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服药期间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及皮疹,改用“心得安、卢戈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