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尽量减少误差,方便操作,我们试制了(牙合)平面规以确定咬合平面,效果较满意,其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牙合)平面规的组成与制作 1.1平面弓:用细韧不锈钢条作成弓状,使弓上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以代表双侧鼻翼-耳屏线所在的平面.弓分叉处留有1cm间隙,该处套一钢丝环,以便根据患者面部宽窄作调整.弓柄后部焊制成方形,以保证面弓柄在套管内不转动.  相似文献   
2.
3.
4.
口腔正畸学     
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骨矢状结构病因机制分析;一种用于正中关系不调安氏Ⅲ类患者的头影测量方法的临床应用;上颌埋伏并与侧切牙易位的尖牙的正畸矫治;快速扩弓后上颌牙列位置三维改变的螺旋CT测量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下切牙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方法板治疗34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使用髁突位置测量仪( measures of condyle displacement, MCD)测量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 CO)位的差异,板治疗结束时重新评估错畸形诊断,比较板治疗前后功能位置差异和左右双侧对称性的改变。使用配对检验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板治疗后患者CR与CO位的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变化的对称性比治疗前有改善。板治疗后,患者中有2人(7.1%)骨性诊断改变,有6人(21.4%)的安氏诊断改变。结论板治疗可以使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髁突CO-CR位置差异趋于协调,对称性得到改善。必要的板治疗可以改善错畸形患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尽量减少误差,方便操作,我们试制了平面规以确定咬合平面,效果较满意,其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 平面规的组成与制作1.1 平面弓:用细韧不锈钢条作成弓状,使弓上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以代表双侧鼻翼-耳屏线所在的平面。弓分叉处留有1cm间隙,该处套一钢丝环,以便根据患者面部宽窄作调整。弓柄后部焊制成方形,以保证面弓柄在套管内不转动。1.2 平面板:用薄不锈钢板或有机玻璃,(厚约2-2.5mm)制成颌弓状,边缘磨圆钝光滑,柄后部挖一方槽以便固定支架。1.3 可调支架:升降杆与水平套管垂直焊牢,垂直套管与平面板柄后部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最大牙尖交错位MI与经校正得到的正中关系位CR头影测量结果差异 ,揭示下颌处于CR时的颅面骨骼特征。方法 用WilliamsCR头颅侧位片校正方法对 19例错患者MI头颅侧位片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校正后面角、上下中切牙角显著减小 ,并节角、Y轴角、上下中切牙凸距显著增大 ,表明下颌后移 ;当髁突垂直向位移较大时 ,下颌向后移动趋势明显 ;面角、颌突角、ANB角、Y轴角、面轴角和上唇突度与髁突垂直向位移呈显著相关。结论 校正后的CR头影测量可揭示与常规拍摄的MI位片显著不同的上、下颌骨关系 ,有助于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相似文献   
8.
牙合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牙合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牙合与颌位是牙合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于正中关系位的位置分布关系。方法:采用哥特式弓描记装置测量10例无偏侧咀嚼的牙列缺失患者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与正中关系位在牙合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结果:随垂直距离的增加,10例牙列缺失患者肌力闭合道终点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前后向距离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的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左右向距离以及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范围的前后径、左右径均未见与垂直距离明显相关。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区域中心位于正中关系位前方1~4 mm,左右偏移(0.42±0.47) mm,分布于前后径(1.36±0.58) mm、左右径(1.56±0.62) mm的散在区域。结论: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正中关系位向前方偏移,但左右向偏移程度及分布范围未随垂直距离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关系(CR)一直是口腔正畸学、修复学以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重建咬合、改善颌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及临床意义。随着口腔医学研究不断深入,CR被多次重新定义,在正畸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与正畸治疗前诊断、检查分析、治疗目标等密切相关。本文就CR的定义及其与错颌畸形的关系、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