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44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第二常见疾病,累及特定中枢、周围和肠道神经系统,病程迁延进展且不可逆,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可长达数十年。临床医师识别运动症状相对容易,如非对称性运动减少、齿轮样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等,而对其早期非运动性前驱症状进行准确解释和鉴别诊断仍很困难。帕金森病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少部分为基因突变所致,90%为散发性,但α突触核蛋白在家族性和散发性帕金森病中均有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拮抗类似物TX53对精子细胞核蛋白转型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经TX53处理后,分离阜丸长形精于细胞和附睾精子,提取总碱性核蛋白(TNBP),电泳后扫描测定各蛋白条带相对含量,分析TH/RP TPI比值及RP的相对含量。结果在睾丸长形精子细胞中,TH/RP TPI比值增高,PR TPI相对含量下降;附睾精子RP相对含量增高,表明TX53能干扰精于细胞核蛋白转型。结论TX53干扰精于细胞枝蛋白转型可能是其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分子克隆接术在愿核细胞中表达α-共核蛋白(SNCP),并制备免多克隆抗体。方法 从人神母经细胞SH-SY5Y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NCP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克隆至pQE-30-GST表达载体上,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GST-SNCP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并对该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获得SNCP cD-NA序列为420bp。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呈可溶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000。以其为抗原制备的SNCP抗血清的ELISA效价达到1:32000,并且该抗体可与BALB/c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SNCP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人SNCP可在原核细胞中可溶性表达。用表达的蛋白制备获得特异性较好的SNCP抗血清,为进一步了解SCNP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5.
Ku70的多样性功能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u70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核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哺乳类动物、线虫、昆虫、酵母、原核生物以及植物体内。现代研究发现,Ku70在DNA双链破裂修复、DNA复制、基因转录调控、端粒结构的维持等多种细胞活动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对Ku70结构、功能及其研究展望作一个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他结缔组织疾病(CTD)以及非CTD对照组各30例中,阳性率分别为90.0%,66.7%和13.3%,30例正常人均阳性。活动期SLE抗体水平明显高于CTD组,治疗后则明显降低或阴转,本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SLE初筛指标,其强阳性结果有助于病情活动状况观察及与其他CTD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它能够与靶基因结合,通过转录及转录后的调控,使机体对缺血、缺氧产生适应性反应.近年大量研究表明HIF-1与机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肿瘤为常见的肿瘤,多为实体性,且血供丰富,在颅内呈膨胀性或侵袭性生长,其发生、发展有赖于机体的血供和对缺氧的适应,现就HIF-1与脑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诱导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PIM1的2BS细胞系,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测定过表达PIM1是否诱导细胞衰老。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测定PIM1是否能有效免疫沉淀核异质核糖核蛋白U(hnRNPU)蛋白。运用Real-time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PIM1是否影响hnRNPU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的2BS细胞系,运用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hnNRPU过表达对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与空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IM1组中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显著增加(p53,t=4.36,P<0.05;p21,t=3.814,P<0.05;p16,t=4.72,P<0.01),衰老细胞的比例增加(t=6.831,P<0.01)。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结果显示PIM1能有效免疫沉淀hnRNPU蛋白。PIM1过表达对hnRNPU的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t=0.295,P=0.783),但是能抑制hnRNPU蛋白的表达(t=33.85,P<0.001)。与只过表达PIM1细胞相比,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细胞,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下降(p53,t=15.317,P<0.001;p21,t=8.012,P<0.01;p16,t=14.08,P<0.001),衰老细胞的比例降低(t=10.38,P<0.01)。结论:hnRNPU过表达抑制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并测定了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病毒 (CCHFV)中国分离株 (新疆出血热病毒 ,XHFV)BA8816 6株核蛋白 (NP)基因的序列并实现其在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 病毒RNA经RT PCR扩增出完整的NP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并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32a ,使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 2 1中高效表达。将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后包被ELISA板用于抗体检测。结果 XHFVBA8816 6株NP基因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XHFV的NP基因和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 ,在进化树上形成独立的分支。BA8816 6株NP基因编码 4 82个氨基酸的核蛋白 ,推测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5 4× 10 3。在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印迹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所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疫区人和动物血清的结果与IFA一致 ,并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符合率。结论 BA8816 6株与其它XHFVBA6 6 0 19、BA84 0 2的NP基因在进化上关系密切 ,综合M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 ,人源分离株BA8816 6可能是来自蜱的BA84 0 2变异株。表达于细菌中的核蛋白可作为安全的诊断性抗原用于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特异、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α-SYN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最近的研究显示,在α-SYN过表达的细胞系,酪氨酸羟化酶(ty6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显著减少[2],提示α-SYN的功能与多巴胺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