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reutzfeldt—Jakob病(CJD)脑组织内14-3-3蛋白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实验组为5例cJD额叶组织,对照组为4例非CJD额叶组织。采用14-3-3B和s抗体,通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参照K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P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129基因型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5例脑组织14—3-3蛋白有较多地表达,其中3例灰质与星形胶质细胞尤著。其表达程度与PrP沉积类型有关,而与PrP129基因型无关。对照组4例中除2例急性脑挫伤仅个别神经细胞有表达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额颞叶痴呆灰质和白质均无表达。结论14-3.3蛋白在脑内较多地表达,有利于CJD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
朊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 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朊病毒 (prion)的概念, 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 (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s), 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protein), 简称为PrP。正常PrP(PrPc)转变为致病PrP(PrPSc),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又叫做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spongiforencephalopathies, TSEs)。Prion概念的提出不仅提供了一个疾病既能传染又能遗传的假设, 而且解释了至今未明的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类似于PCR的蛋白质扩增方法-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PMCA),用于朊病毒病脑组织中PrPSc的检测。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羊瘙痒因子263K毒株原液与正常仓鼠脑组织匀浆混合,经反复孵育/超声,共10~15个循环。WesternBlot检测扩增产物中蛋白酶K抗性PrPSc信号。结果在本研究试验体系下,263K毒株可以利用仓鼠脑组织为基质在体外迅速复制。所建立的PrPSc-PMCA技术可检测到10-5稀释的毒株原液中的PrPSc。与常规的脑组织免疫印记方法相比,敏感度提高了105~106倍。研究还显示PrPSc还可利用小脑和脑干为基质进行体外扩增复制。结论成功建立了PrPSc-PMCA技术,为朊病毒病的早期诊断和朊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Prion蛋白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ion蛋白(PrionProtein ,PrP) ,又称朊病毒[1] 、朊蛋白、朊毒体、锯蛋白、朊粒等。致病性Prion蛋白(PrPsc)是一种不含核酸却能不停复制和沉淀,而具传染性和极强抵抗力的特殊蛋白质粒子,在机体中沉积至一定程度,即可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 ,TSE)。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神经元变性、消解,形成脑实质多孔性泡化;星形胶质长纤维细胞增生,形成淀粉样斑块等。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唯蛋白质说、非寻常病毒说、拟病毒说、联合学说等。但大多学者赞同唯蛋白质说,并已被逐渐证实[2 ] …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14,(1):F0003-F0004
P1731 羊非典型羊痒症朊病毒及其对过表达人类朊病毒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不致病 公众卫生和动物卫生管理措施中限制人对动物朊病毒暴露主要针对牛海绵状脑病(BSE),但是其他反刍动物朊病毒株也有致人兽共患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P1938—1947在转基因小鼠中自发生成的传染性朊病毒病//Juan-MariaTorres,Joaquin Castilla。等我们在转基因小鼠身上表达113位密码子为亮氨酸(113L突变)的牛朊病毒蛋白(PrPC)。该蛋白质与102I。突变的人蛋白质同源,102L突变已证实与GSS有遗传学的联系。这种PrPC突变可导致完全渗透的、致命的海绵状脑病。该遗传疾病可通过表达突变牛PrP的病鼠的脑匀浆颅内接种到表达野生型牛PrP的小鼠而传导,这表明重新合成传染性朊病毒。研究结果证实,在PrP。  相似文献   
7.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or prion disease is triggered by the conversion from cellular prion protein to pathogenic prion protein. Growing evidence has concentrated on prion protein confi...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我国散发型克–雅病(sCJD)的失能等级及权重。方法以六级社会功能分级标准制定我国sCJD失能分级标准,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获取失能权重。结果德尔菲法得到sCJD平均失能权重为0.920,专家VAS得到sCJD失能权重中位数为0.850。结论sCJD患者健康状况差、失能权重高,应给予相应的社会关注,加大朊病毒领域研究,以早日获得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羊瘙痒因子263 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在发病的终末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是否与注射剂量及潜伏期长短有关.方法 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作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分子标志物,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感染仓鼠终末期脑匀浆和脑组织病理切片中的GFAP表达,经定量分析比较各感染剂量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不同剂量感染仓鼠发病终末期脑组织GFAP阳性细胞数量和总GFAP含量均明显升高,但各感染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感染剂量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在发病终末期脑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程度相似,与感染剂量及潜伏期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朊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作为全球医学热点的疯牛病 ,现在被证明是由朊病毒 ( prion)或被称为朊粒蛋白的一种物质引起的。美国S B prusiner发现并证明它是一种新的病原体 ,完全由蛋白质构成 ,不含核酸 ,是一种能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产生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 cephalopathy ,TSE)的致病因子。这类疾病的共性是潜伏期长、起初不易察觉、脑组织发生海绵状变性、死亡率高[1] 。其中 ,最大的危害是人类克雅病 ,即皮层 -基底节 -脊髓变性综合征 ,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