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疑难病,症状反复,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反酸”“吞酸”证历久源远,充分挖掘古籍,深研病机,提炼治法,发挥中医药特色,对治疗本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因“反酸、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纳差2月余”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出现反酸、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以上症状进食后加剧,伴纳差,体重减轻。于是2003年2月13日做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前往宁波,于2003年2月28日在宁波市二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幽门梗阻”,并取活检,病检报告提示“黏膜深部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癌变”。  相似文献   
3.
看病案43岁的李女士咽喉不适已有20多年了。总觉得有痰卡在咽喉里,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还时常会声音撕哑李女士以为,自己得的是慢性咽炎,吃了不少抗生素、清热祛火的药,却不见好转。最近,症状越来越严重,还出现喉咙干痛,严重时说话都困难,她赶紧到大医院求诊。在问诊时,李女士透露,她的肠胃也一直都不太好,常会反酸、烧心。  相似文献   
4.
史振国  葛鹤年  尹泉 《新中医》2023,55(18):6-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反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 素(GAS)、胃动素(MLT)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反酸患者,随机分为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2 组 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GAS、MLT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呃逆嗳气、吞酸烧心、胸胁胀满、情志抑郁等中医证 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GAS、M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GAS、ML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GAS、MLT 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反酸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中 医证候,增强胃肠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胃结核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女,32岁。阵发性上腹部及右上腹痛10d,恶心、反酸、不呕吐,食欲下降,消瘦,无便秘及腹泻。6个月前,曾有上腹痛反复发作史。体检:体温37℃,心肺(一)。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6.
我起病于1988年,那时主要是上腹部(特别是右上腹)疼痛。现在的主要症状是反酸、胃烧灼感。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过奥美拉唑、枸橼酸西沙必利、斯达舒等20多种中西药,但未见什么明显的效果。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也是一名内科医生。我患反流性食管炎十几年,病情时轻时重,曾服用过多种中药、西药,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每当季节更替、天气寒冷或进食酸性食物时,剑突下的烧妁痛、干裂痛便会加重,而反酸、嗳气、腹胀更是时常伴随。虽不是大病,但很痛苦。  相似文献   
8.
清热泻火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芳 《中医杂志》2005,46(3):172-173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胃脘痛、反酸”等范畴。近年来我们依据中医辨证,以清热泻火法为主治疗该病,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 (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 ease,GERD)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食管的抗反流机制削弱 ,反流物的攻击作用所致。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两个亚型 ,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反酸和烧心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经口内镜下食管-胃底套扎术疗效。方法:对以反酸和烧心症状为主的2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经经验性PPI治疗有效、24h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后,行经口食管-胃底套扎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经口食管-胃底套扎术后14例(70%)48h内即见症状明显缓解,尤其以烧心症状为主者。随访12个月,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13例(65%)3~6个月逐渐停药,6例(30%)药物维持,药量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1例(5%)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套扎术治疗对以反酸、烧心症状为主的GERD,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迅速缓解,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并维持症状减轻或消失。此操作方法经济、简单、微创、安全、见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