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共同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鉴定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的共同抗原,避免血清学诊断这3种寄生虫病时的交叉反应。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Western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文睾吸虫成虫3者相同蛋白带的分子量为108、65、53、43、42、31、25、16 kDa。免疫印渍结果表明,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 65、58、53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肺吸虫感染的大鼠和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108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发生反应;而3种可溶性抗原中的53kDa与本实验中所有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和患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 65、58、53 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共同抗原,108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共同抗原,而53 kDa蛋白为这3种寄生虫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3.
4.
对家猪是卫氏并殖吸虫(Faragonimus westermani)的终末宿主或转续宿主目前看法不一,近年来已经明确,卫氏并殖吸虫存在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两种不同类型。两型无论在适宜的或非适宜的多种动物宿主体内的发育及致病均有所不同。该虫对家猪的寄生适宜性及其致病特点是否与其染色体类型有关,对确定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卫氏并殖吸虫在桦甸地区居民、哺乳动物和蝲蛄的感染进行调查。对囊蚴和虫卵大小及染色体类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中间宿主:五个点的蝲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除二道甸子稍低外,其余四个点感染度达99~160个/蝲蛄;居民及中小学生的皮试阳性率为25.1%,ELISA阳性率为54%,对重点疑似病人进行痰检阳性率为2.2%,大部分皮试阳性及ELISA阳性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囊蚴和虫卵形态及染色体:囊蚴大小平均为315~356μm,虫卵为60.6~70.1×48.2~47.4μm,成虫标本受精囊明显可见,有丝和减数分裂象染色体数分别为22条和11条(2n=22,n=11),表明五个点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由人群痰检阳性率为0.4%,且大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仅为非典型症状。提示绝大多数人的感染为“一过性”或为幼虫寄生。  相似文献   
6.
卫氏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是一种引起肺部病变为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南方较多见,近年来肺吸虫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城市患病人数居多。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延误诊断造成不良后果。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门诊及住院的60例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为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McAb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噬菌体 12肽库中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抗原模拟表位。 方法 将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免疫粗球蛋白 (Ig )作为靶分子筛选噬菌体随机 12肽库。经过 5轮淘筛 ,随机挑取 2 4个蓝色噬菌斑进行扩增 ,以ELISA检测其免疫活性并分析其诊断并殖吸虫病的价值。 结果  2 4个克隆中有 12个可以被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g所识别 ,其中有 2个克隆 (P5、P6)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能为特异性的卫氏并殖吸虫抗原模拟表位。 结论 应用噬菌体肽库筛选可以获得卫氏并殖吸虫抗原模拟表位 ,为并殖吸虫病诊断抗原和短肽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孵育液两种pH条件下,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神经系统AChE组织化学定位的观察结果。孵育液pH5.0时.虫体仅能显示中枢神经节;而孵育液pH6.0时.则能获得虫体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图象,包括一对中枢神经节。由中枢神经节各向前、后发出的三对纵行神经干及一对咽神经、相邻神经干间的横向神经联系及腹神经干间的神经网,以及由神经干向口、腹吸盘、排泄孔及皮层下发出的细小神经分支等。结果提示,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神经系统结构虽发育较完整,但AChE活性相对较低。文中还对并殖吸虫神经系统结构特征的分类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猪囊尾蚴、 细粒棘球蚴、 卫氏并殖吸虫和曼氏裂头蚴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2008-2011年就诊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患者为检测对象,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每份血清均检测囊尾蚴、 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IgG抗体, 2011年6月起增加检测曼氏裂头蚴IgG抗体。结果 共检测282例患者, 其中 IgG抗体检测1项或2项同时阳性者88例, 总阳性率为31.2%; 囊尾蚴、 棘球蚴、 卫氏并殖吸虫、 曼氏裂头蚴IgG抗体1项阳性者分别为39、 2、 21、 3例; 囊尾蚴和棘球蚴IgG抗体2项同时阳性者15例, 囊尾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5例, 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3例, 88例阳性标本中交叉反应者23例, 交叉反应率为26.1%。结论 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寄生虫感染者。ELISA检测抗寄生虫IgG抗体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