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结核病例发现和彻底化疗是当代结核病控制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结核病的疫情控制与肺结核病人的早期发现工作关系密切。早期发现、合理提供化疗、尽早地消灭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措施。因而通过分析了解病人的发现方式对提高发现率、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2000年我院新登记20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25.5岁。其中 15岁以下16例、16~35岁128例、36~55岁36例、56岁以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E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20例。其中不能手术2例,姑息切除8例,根治术后复发4例,曾用其它方案治疗无效6例,8例为初治。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0例,有效率(CR PR)为65%。治疗后有效病例平均缓解期半年,最长18个月。提示本组方案对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优越。并对造血系统毒性低,尤适于老年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HP-1和JAK1基因在初治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转录表达及其与初治A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HP-1和JAK1 mRNA的表达。结果:60例初治AL患者SHP-1和JAK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00%;初治AL患者SH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初治AL患者SHP-1 mRNA阳性组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88.9%,阴性患者组CR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HP-1与JAK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46)。结论:SHP-1可能是白血病潜在的抑制基因,可望作为判断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己服药治疗(自服药)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实际用药方式,追踪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2000年菏泽市卫V项目期间直接督导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自服药病例有关资料,随访其疗效。[结果]103例自服药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中,59例实际为规则服药,40例为间断服药,4例中断服药;疗程结束后6~18个月,实际规则服药病人的治愈率为97.1%(34/35),间断服药病人治愈率为64.3%(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服药病人多数为规则服药,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近二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所以探索研究高效安全疗程更短的结核病化疗方案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使用4个半月疗程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与6个月方案对照观察其满疗程时疗效和三年复发情况及对药物副反应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初治涂阳继发型肺结核,年龄在18~65岁,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无严重心肝肾疾患及肺外结核、糖尿病、精神病、癫痫病史和非孕妇。共计152例。因药物副反应、肺外结核、其它合并症及不合作等原因共计退组24例。Ⅰ、Ⅱ、Ⅲ组完成疗程分别为40、46、42例,各组病变范围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痨咯血的疗效.方法将肺痨咯血患者属肺阴亏损证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用抗痨 中药(月华化血丹) 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66例用抗痨 止血药(对羧基苄胺、安特诺新)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止血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肺痨治愈率中初治涂阳治愈率治疗组为98.1%,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痨咯血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行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率为84.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肺癌患者逐年增加。由于各种原因老年肺癌患者常失去手术机会,因此,老年肺癌的化疗日益受到关注。我科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接受含利福喷丁的2 HRZE/4 HR(2个月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4个月巩固期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GF-β1、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与对照组的12.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