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89篇
  2篇
中国医学   46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验证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抑制效应,阐明其诱导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 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 ser916、p-PKCδ thr505、p-PKD/PKCμ 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 ser744/748的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通过抑制PKCδthr505的磷酸化水平,继而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从而显著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2.
从土藿香根中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藿香酚(2)及异藿香酚(3)。经光谱解析(IR,UV,HRMS及NMR谱),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4,(18),8,11,13tetraen7one(2)和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3,8,11,13tetraen7one(3)藿香酚(2)为一新的化合物,而异藿香酚(3)系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二者为一对异构体。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冬凌草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氏1号及信阳A,B都是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i)]中提取出来的,均为新的二萜类抗肿瘤成分,实验证明:这三种成分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动物移植性肿瘤ECA,ARS,S_(180),HCA,HCS,P_(388),L_(1210),LLC及B_(16)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P<0.05)。对小鼠体液免疫(溶皿素方法),及细胞免疫(肿瘤相伴免疫方法)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LD_(50)卢氏1号为69.5±6.7mg/kg,信阳冬凌草水剂为10.6±0.9g/kgip。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卡氏乳香Boswellia carterii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及文献对比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卡氏乳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1R,2E,8S,9R)-1,9-环氧-8-乙酰氧基-4,5-二氧代降西松烷型-2-烯(1)、rel(1S,3R,7E,11S,12R)-1,12-epoxy-4-methylenecembr-7-ene-3,11-diol(2)、boscartin F(3)、boscartene K(4)、fidmansumbin-13(17)-en-3,16-diene(5)、3α-acetoxyl-7-oxo-tirucalla-8,24-dien-21-oic acid(6)、boscartene N(7)、3β-hydroxy-tirucallic acid(8)、α-boswellic acid(9)、boscarterol O(10)、boscarterol F(11)。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卡氏乳香素,化合物5为首次从乳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11个化合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610具有良好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6.
从药用植物缘毛紫菀中分到一个克罗烷型二萜(1), 体外药理试验显示, 该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经化学及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1的结构为18,19-dihydroxy-5α,10β-neo-cleroda-3,13(14)-dien-16, 15-butenolide.  相似文献   
7.
毕韵梅  毕旭滨  陈远腾  谢金伦 《中草药》2004,35(9):1079-1080
头孢霉(Cephalosporium Corda)系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中的一属真菌。头孢霉属真菌中的某些种,可产生具有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抗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如产黄头孢霉、顶头孢霉等真菌可产生头孢菌素C。因此,对该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中的很多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作者又从皱叶香茶菜I.rugosus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  相似文献   
9.
在对飞蓬属植物成分的研究中,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费城飞蓬(E. philadelphicus)和E. sumatrensis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5个新的倍半萜(1~5)、1个新的二萜化合物(6)及9个已知化合物(7~15)。 分别取一年蓬(5.3kg)、费城飞蓬(2.5kg)、E.sumatrensis(4.0kg),以甲醇室温提取2周,减压浓缩得到甲醇粗提物,混悬于少量水中,依次以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 取一年蓬氯仿提取物(67.0g)上硅胶柱层析,以己烷-乙酸乙酯(7∶1→1∶7)和氯仿-甲醇(9∶1→1∶1)洗脱,得到62个部分。各部分分别经条件A[TSKgel ODS-120T(7.8mm×30cm),流…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绿柱虫内酯二萜(Clavirolide C)。来源:是中山大学1983年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水域采集的软珊瑚(Clavularia Viridis Quoy and Gamimard)中分离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