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39篇
内科学   8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1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337篇
预防医学   38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525篇
  5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晕厥临床诊治研究的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晕厥在临床常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晕厥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诊断程序及个体化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显著提高了儿童晕厥的诊治水平.基于研究成果,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儿童晕厥诊治指南与专家共识,并在国际期刊颁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晕厥指南,充分发挥了中国在国际儿童晕厥诊治领域的引领作用.今后尚需进一步开展儿童晕厥的流行病学研究,优化儿童晕厥预警体系以及干预与预防新策略,进一步推进儿童晕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率,并且通过HUTT拟诊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晕厥患儿及拟诊为慢性直立不耐受的非晕厥患儿的疾病构成及疾病比例。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心血管专业拟诊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患儿分为晕厥组,将拟诊为慢性直立不耐受的患儿列入非晕厥组,对患儿行HUTT。结果晕厥组HUTT阳性率为60.6%,非晕厥组HUTT阳性率为57.6%。晕厥组112例患儿,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39例(39/112),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35例(35/112),直立性高血压13例(13/112),直立性低血压1例(1/112),直立不耐受8例(8/112),不明原因晕厥26例(26/112);非晕厥组109例患儿,其中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43例(43/109),血管迷走性晕厥22例(22/109),直立性高血压8例(8/109),直立性低血压4例(4/109),直立不耐受9例(9/109),诊断不明确30例(30/109)。结论 HUTT是诊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及慢性直立不耐受的必要及有效方法。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疾病,慢性直立不耐受中最常见疾病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 男性病人,28岁。因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11年,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初曾有一过性阳性症状,如打人和乱跑等,经治疗后很快缓解,但残留孤僻、少语和生活懒散等阴性症状。长期服用氯氮平300mg/d无效,并出现思睡,乃逐渐减少氯氮平至75mg/d,思睡虽然改善(问十句,不答一句),但阴性症状却无改善。加用金刚烷胺100mg一日二次治疗,40天后阴性症状明显改善,有问必答,有时还可主动说1—2句话。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发生缺血性的血液循环障碍。病因有椎基底动脉硬化、颈椎病、颈肩部肌肉劳损及无菌性炎症等。临床表现为头疼、头晕、突发性晕厥等。是老年人常发病症。  相似文献   
6.
2例发作频繁、症状严重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均诱发晕厥伴血压心率明显降低,使用具有频率骤降反应功能的起搏器治疗,随访38~46个月均未发生晕厥。频率骤降功能设置:起搏介入频率100次/分,介入时间2min,骤降频率至50~60次/分,骤降幅度25~30次/分,识别时间25s。  相似文献   
7.
晕厥的病因是多样复杂的,本文重点阐述血管迷走性、心源性、脑源性晕厥的概念、发病机理、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提出动态脑电图这一辅助检查手段在临床、特别是在晕厥的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9.
咳嗽晕厥(cough syncop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多不注意,易漏、误诊。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患者,金某,男性,39岁,工人,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胸闷、气急3年。一年来剧烈咳嗽之后二次意识丧失、晕厥,均在  相似文献   
10.
张学玲 《新疆医学》2007,37(5):186-187
心悸、胸闷、胸痛不适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以此就诊的甚多,用常规心电图多次检查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未发现异常,而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