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3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250篇
口腔科学   321篇
临床医学   515篇
内科学   1337篇
皮肤病学   265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843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556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of the TTK-1 cell line, established from human decidual tissue, was found to contain a factor that strongly suppressed the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 The mechanism of the MLR-suppressive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is factor was analyzed. The TTK-1 supernatant suppressed the MLR much more strongly tha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s of the three other malignant cell lines examin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is factor was estimated to be between 43 kilodaltons (kd) and 67 kd by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The TTK-1 supernatant also suppressed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interleukin 2 (IL-2)-dependent T cell lines, but did not suppress that of the IL-2-independent T cell lines, suggesting that the TTK-1 supernatant inhibited the action of IL-2 and subsequently suppressed the MLR. The fact that the TTK-1 cell line originated from human decidual tissue might impl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is factor in immunological fetomaternal balance.  相似文献   
2.
采用~(125)I 标记小鼠抗人IL—2受体(P55)的抗Tac(CD_(25))单克隆抗体,成功地建立了人IL—2受体的免疫放射分析法,动态观察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 刺激24、48和72h 后IL—2受体表达的时间曲线,通过Scatchard 作图分析表明~(125)I—抗Tac 单克隆抗体与PHA 活化的上述三个时间点的T 淋巴细胞的最大结合容量(B_(max))分别为43000位点/细胞、54000位点/细胞和61000位点/细胞。本研究为临床IL—2受体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的免疫放射测定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小鼠复制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模型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选择性拮抗剂YM-264对抗原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未见到EOS;致敏小鼠给予抗原多次反复吸入刺激后,BALF中EOS急剧增多。在YM-264治疗各组中,YM-264的不同剂量分别导致EOS数下降27.0%、48.2%及67.9%。还发现YM-264抑制EOS对气道的浸润伴随着白细胞介素(IL)-5水平的明显下降。提示YM-264通过抑制IL-5的产生从而抑制了EOS在气道的聚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皮细胞衍生的白细胞介素-8(IL8)对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大鼠股动脉放血至MABP532kPa,维持90min,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模型.输血后,静脉注射IL8250μg·kg-1.放免法测定血浆ET1和6KPGF1α含量.结果:给予IL8后,MABP显著提高,休克状态改善,2h存活率相应提高;休克晚期血浆ET1水平比正常明显升高(21±4vs82±18ng·L-1,P<001),血浆6KPGF1α含量明显降低(107±12vs157±11ng·L-1,P<001).IL8显著降低血浆ET1水平(10±4ng·L-1,P<001),提高血浆6KPGF1α含量(368±16ng·L-1,P<001).结论:IL8具有较好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5.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IL-8 and IL-1,1β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Associations between IL-8 and IL-1β GCF levels, and between these cytokines and patient estrogen status were evaluated. IL-8 and IL-1β were detected more frequently and in higher amounts/30 s GCF sample in estrogen-deficient patients than in estrogensufficient patients. IL-8 and IL-1β GCF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ese lindings suggest that GCF IL-8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estrogen status and local IL-1β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6.
使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临床43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sIL-2R进行检测,并对ALL和ANLL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血清sIL-2R水平的升高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测定血清sIL-2R水平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介素-2受体(IL-2R,即CD25)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细胞性排异(ACR)临床诊断的作用,着重观察移植肾发生(ACR)和无ACR时,其间质浸润细胞中IL-2R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其与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的关系。作者选择同期行异体肾移植,且无并发症患者17例,采用PAP四层免疫酶标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间质浸润细胞中IL-2R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无ACR的肾组织中,IL-2R阳性细胞仅轻度增加,当移植肾出现ACR时,IL-2R阳性细胞数的增加十分显著,并与间质浸润的CD8密切相关。作者认为IL-2R对于ACR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IL-2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 5d ,并与Raji细胞株共同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诱导后的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 ;采用BAS ELISA法检测杀伤活性最大时的IFN γ、TNF α、sFasL的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PBMC的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 5d时 ,都能明显增强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而且在培养的第 4天杀伤活性最高 (P <0 0 5 ) ,诱导PBMC 4d后 ,Fas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B组相比 ,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L 2 ( 10 5IU/L)体外诱导PBMC能明显增强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主要是通过诱导PBMC表达IFN γ、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垂体瘤细胞系RC 4B/C细胞ACTH分泌的调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培养的垂体瘤细胞系RC 4B/C细胞的培养液中的ACTH浓度 .结果 :IL 2 (1× 10 4~ 5× 10 5U·L-1)促进RC 4B/C细胞分泌ACTH ;蛋白激酶A的抑制剂H 9(1μmol·L-1)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tyrphostin2 3 (1μmol·L-1)均可显著性抑制IL 2的促ACTH分泌作用 .结论 :IL 2可促进RC 4B/C细胞分泌ACTH ,该作用与蛋白激酶A和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程靖  孙宏慧  周和 《循证医学》2003,3(4):204-207
目的 评价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8检测指标的意义。方法 检索策略: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全文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中国成人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8水平检测。资料收集和分析: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那些不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试验。结果 经Meta分析,发作期、缓解期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4水平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29.45 ng/mL(95%CI 124.95~133.96)、35.00 ng/mL(95%CI 32.01~39.78),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1):缓解期IL-6水平较对照组上升21.87 ng/mL(95%CI 19.83~23.9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1);发作期、缓解期IL-8水平分别较对照组上升41.75 ng/mL(95%CI 29.14-54.36)、98.94 ng/mL(95%CI 96.48-101.4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1);发作期IL-4水平较缓解期上升129.99 ng/mL(95%CI 125.00~134.99),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 IL-4、IL-6和IL-8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哮喘的发生和促进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展,有必要开展更广泛研究和更深层的原因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