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0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466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761篇
口腔科学   233篇
临床医学   612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204篇
神经病学   518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2篇
综合类   1702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20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42篇
肿瘤学   30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679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学是东方医药学的重要标志。在生境中辨识药用植物是本草学的重点,本草著作在对药用植物进行描述的同时,基于知识传授的实际需要,会配以药图帮助学者掌握该药材的特点以方便识别。药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本草著作的附属成为独立的册页,其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太多研究者重视,尤其将药图研究的视野从传统医药扩展至文化史、艺术史、美学和文化资源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文从本草学和本草图谱的演变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云南地域本草的杠鼎之作《滇南本草》各时期版本中代表性药图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本草纲目》等几种代表性本草著作中的药图,结合文化和艺术史相关知识,初步梳理《滇南本草》各历史时期药图的特点,分析其演变原因和具体社会条件,尝试从历史角度理解和归纳这些不同时期和版本药图的发展变化呈现的特点并揭示我们今天研究和利用中国传统药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老年人口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如何有效地延缓衰老不仅成为了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也成为了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在延缓衰老方面经验丰富,而滋阴药在此类研究中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整理滋阴药抗衰老作用机制的若干文献,对滋阴复方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左归丸及其他滋阴中药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The Poisson-Nernst-Planck (PNP) system is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for simulation of ionic channels.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nalyze, and numerically validate a second order unconditional positivity-preserving scheme for solving a reduced PNP system, which can well approximate the three dimensional ion channel problem. Positivity of numerical solutions is proven to hold true independent of the size of time steps and the choice of the Poisson solver. The scheme is easy to implement without resorting to any iteration method. 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further confirm the positivity-preserving property, and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s well as the fast approach to steady states.  相似文献   
4.
沙苑子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婷  柯创  秦路平  吴建军 《中草药》2020,51(16):4348-4354
沙苑子为我国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沙苑子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及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得知其名称演变大致经过"白蒺藜""沙苑蒺藜""沙苑子"3个阶段;历代本草记载沙苑子基原为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古今应用品种基本一致;沙苑子补肾固精功效的记载自宋《本草衍义》起逐渐清晰明确;沙苑子道地产区自宋时起为陕西沙苑,明清时期产地逐渐转到陕西潼关、山西等地,建国后以陕西省为主向北扩散,以陕西潼关为佳;沙苑子建国前有马薸子、色微绿伪品及紫云英子等混伪品,建国后有紫云英、猪屎豆、华黄芪和直立黄芪的种子等混伪品。为沙苑子正本清源,并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18-2221
目的 探究预防性静滴钾离子、镁离子对急性心梗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性心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76.9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b、PT以及Plt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T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1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静滴钾离子与镁离子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其血流变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LC-MS quantification of drug metabolites is sometimes imped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internal standards that often requires customized synthesis and/or extensive purification. Although isotopically labeled internal standards are considered ideal for LC-MS/MS based quantification, de novo synthesis using costly isotope-enriched starting materials makes it impractical for early stage of drug discovery. Therefore, quick access to these isotope-enriched compounds without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LC-MS/MS based quantification. Herein, we report a novel 18O-labeling technique using metabolizing enzyme carboxylesterase (CE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etabolites quantification study. Substrates of CES typically undergo a two-step oxygen exchange with H218O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nzyme, generating singly- and doubly-18O-labeled carboxylic acids; however, unexpected hydrolytic behavior was observed for three of the test compounds – indomethacin, piperacillin and clopidogrel. These unusual observation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several novel hydrolytic mechanisms. Finally, when used as internal standard for LC-MS/MS based quantification, these in situ labeled compounds generated accurate quantitation comparable to the conventional standard curve metho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method has potential to eliminate laborious chemical synthesis of isotope-labeled internal standards for carboxylic acid-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can be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early-stage drug dis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