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1.8rain与3.0nlnl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计数的统计分析,探讨白内障微切口(1.8mm)同轴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60眼)按性别、年龄、视力、白内障的成熟程度配对,每对中随机抽取1例分入A组,另~例分入B两组。A组行透明角膜3.0nlln传统切口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联合博士伦普通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行透明角膜1.8rnlTl微切口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联合博士伦超薄型人工晶体即M160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B组裸眼视力均优于A组,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B两组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角膜散光均小于A组(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A组与术前相比,散光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己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阶段,B组角膜散光均小于A组(P〈0.05)。在术后各阶段,A、B两组的角膜内皮计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透明角膜1.8min微切口与3.0mm传统切口相比,尽管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没有差异,但后者的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更快、更好,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金杰 《现代保健》2009,(1):14-15
目的探讨不做水分离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白内障患者(10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50只眼,进行常规水分离术;观察组50例50只眼,不做水分离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超声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视力,术后第7天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1)平均超声时间:对照组为(0.3776±0.1497)min,观察组为(0.3378±0.1518)min,两组平均超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12.3600±2.8696)min,对照组(10.3400±2.3526)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92,P〈0.05);(2)术后第1天的矫正视力以t〉0.5为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773,P〉0.05);(3)术前角膜内皮计数:对照组(2564±311)个/mm^2,观察组(2563±308)个/mm^2(t=1.6154,P〉0.05),术后7天角膜内皮计数:对照组(2259±276)个/mm^2,观察组(2258±286)个/mm^2(t=1.7790,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不做水分离术也可以安全有效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技术,不做水分离,减少操作步骤,使手术更加安全、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3.
郜青叶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72-2473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自内障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随访半年。结果24例(27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前房角增宽,部分重新开放,虹膜高褶部分消失,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结论对于术前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的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施行超生乳化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娜  孙丰源  唐东润  张蕊 《眼科研究》2012,(10):922-925
背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重建视功能的惟一有效手段,部分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出术后泪膜的稳定性和眼表结构受到一定影响,而研究表明泪膜功能异常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原因。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液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54眼及同期就诊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40眼,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匹配,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术前与术后局部用药相同。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以干眼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患者的主觉症状结果并进行评分,同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有干眼症状者占36.2%,术后有干眼症状者占75.8%。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术后干眼症状的评分明显重于单纯白内障组,且2个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干眼症状评分均增加,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39.347,P=0.000;F时间=342.741,P=0.000)。2个组术眼FL评分不同组间和不同时间点间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32.697,P=0.000;F组别=14.073,P=0.000),其中2个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F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FL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术后FL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白内障组。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BUT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8.198,P=0.000;F时间=868.364,P=0.000),其中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术后各时间点BUT均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sIt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64.017,P=0.000),其中2个组术后1d、1周sIt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2个组sIt值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较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发生得早,症状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5.
瞳孔环形后粘连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瞳孔环形后粘连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30例(32眼)瞳孔环形后粘连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钝性分离及非切开的牵拉法扩大瞳孔,进行原位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观察视力,瞳孔,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1月矫正视力≥0.5者23眼(72.7%)。术中6眼采用机化膜剪除,非切开的牵拉扩大瞳孔法,4眼恢复圆形瞳孔,直径约3mm;26眼采用钝性分离后非切开的牵拉扩大瞳孔法,22眼恢复生理性圆瞳孔,直径约2.5-3.0mm,术后6眼房水闪光( )。结论 采用钝性分离及非切开的牵拉扩大瞳孔法,原位超声乳化可使瞳孔环形后粘连时的白内障恢复良好的视力和生理性圆瞳孔,无过多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13例113只眼随机分为whitestar组、STORZ组和改良ECCE组,分别进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38只眼)、普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38只眼)和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7只眼),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手术时的核处理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炎症反应、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术后视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whitestar组、STORZ组和改良ECCE组手术时间分别(13.14±4.15)min、(16.14±5.25)min、(11.85±3.24)min,P<0.001;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炎症反应以STORZ组最明显(P<0.05);术后1周内皮细胞丢失率,普通超生乳化组(15.12%)明显高于改良ECCE组(6.72%)(P<0.05);术后视力早期差别明显(P<0.005).结论 改良ECCE具有安全、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双手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常规同轴小切口超卢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80例(280只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双手法微切口超卢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微切口组,146只眼)和常规小切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4只眼).分别记录两组超声乳化所用的超声乳化时间和平均功率,计算绝对超卢乳化时间(绝对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时间×平均功率),检查患者术后1 d和3个月的视力、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房水闪光值,以矢量法计算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手术源性散光,并观察手术并发症.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切口组的超卢乳化时间、平均功率以及绝对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为(0.76±0.36)min、10.93%±4.78%及(8.99±7.23)min,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F=4.649,30.072,21.837;P<0.05).术后3个月,微切口组的手术源性散光[(0.37±0.32)D]显著低于小切口组[(1.28±0.7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31,P=0.000).两组术后1 d和3个月的视力、房水闪光值、角膜内皮丢失率和角膜增厚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手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以降低超声能量释放,提高乳化效率,并可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提高手术疗效;但与传统同轴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并未能进一步减少眼内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7例为临床路径护理。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51例病人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一个月拍摄糖尿病组21例(42眼)与对照组30例(45眼)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并行计算机图象处理及分析。结果 各组中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