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ckgroundTo evaluate to what degree preoperative urine white blood cell (WBC) and urine nitrite (NIT) values are predictiv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Method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of th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anfang Dat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nd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CSTJ or VIP) online databases to identify relevant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urine WBC or NIT as risk factors for post-PCNL infection, and the search was finished on February 28, 2020. Two independent reviewers screened the relevant studies, extracted necessary data from the eligible case-control studies (CCS),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through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RevMan 5.3 software and the Stata 16.0 software were used to comple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odds ratio (O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12 eligible studies involving 6113 patients, positive urine WBC (WBC+: OR =3.86, 95% CI: 3.03–4.91, P<0.001) and positive NIT (NIT+: OR =7.81, 95% CI: 5.44–11.21, P<0.001) in preoperative tests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following PCNL.ConclusionsIn summary, as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the presence of preoperative urine WBC+ and NIT+ should be evaluated as part of clinical procedure, in order to reduce infections of PCN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顺行途径高压球囊扩张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3—2013年行经皮肾镜的患者225例,术中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4~61岁。22例患者既往有开放手术病史,6例患者有腔镜手术病史。患侧肾脏结石大小不等,均合并积水,其中肾盂积水>5 cm者5例、2~5 cm积水17例,<2 cm积水6例。术中先行PCNL术,最后根据顺行尿路造影的情况,采用顺行高压球囊予以狭窄段扩张。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放病例。其中5例因结石较复杂行双通道进行碎石取石,术中顺行造影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均<1.5 cm,无闭锁患者,狭窄段斑马导丝均可通过,手术时间55~169 min,平均109 min。术中留置2条双“J”管23例,5例置入1条双“J”管。术后1例第4天肾脏出血,保守无效后选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痊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后随访6~32个月,失访1例,肾积水明显减少23例;肾积水无明显变化2例,再狭窄2例,总治愈率为25/28(89.28%)。结论经皮肾镜术中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拟先行处理肾结石,后根据狭窄段情况行狭窄段扩张,高压球囊扩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石街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0月对27例经B超、KUB、泌尿系CT三维重建等检查确诊的输尿管石街,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加水冲将石街推至肾盂或输尿管上段,再行PCNL。结果 23例1次取石成功,3例2次取石成功,1例因输尿管下端闭锁无法进镜,仅行经皮肾造瘘置管引流术。1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8例积水完全消失,7例轻度积水,4例中度积水,无出血、输尿管梗阻、结石复发。结论 PCNL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石街,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PCNL)对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近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的43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各级肾动脉的血流参数进行评估,并于术后1d、1周、1个月进行复查,统计分析其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 术后1d,患者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及小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及平均血流速度(Vm)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阻力指数(R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患者各级肾动脉的PSV、EDV及Vm有所回升,RI有所下降,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1个月,患者各级肾动脉的PSV、EDV及Vm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RI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基于微创标准通道PCNL术对肾脏血流灌注有短暂的抑制效应;然而,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和血运障碍的缓解,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可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PCNL)与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43例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其中PCNL治疗20例(PCNL组),FURS治疗23例(FUR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等。 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长于FURS组(P<0.05);术后1~4 d PCNL组结石清除率85.0%,显著高于FURS组52.2%,术后4周及术后半年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URS组的二次干预率更高(P<0.05);两组在术后发热、出血及石街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NL组的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更高(P<0.05)。 结论PCNL与FURS在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均安全、有效,两者远期疗效相当,但FURS比PCNL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斜仰截石位与俯卧位在治疗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治疗的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0例的资料.结果 60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斜仰截石位组(50.4±26.4)min,俯卧位组(50.2±31.4)min;术后复查KUB,一期结石清除率斜仰截石位组83.3%,俯卧位组80.0%;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斜仰截石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40±5.8)min,俯卧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为(30±3.8)min,术中出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心律变化、呼吸变化,斜仰截石位组均小于俯卧位组.结论 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不留置肾造瘘但留置双J管)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既留置肾造瘘管也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需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06例,按手术次序的奇偶分为观察组(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与对照组(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需求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漏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等指标的区别。结果 2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用量、漏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相比,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漏尿时间、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碎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对直径1 cm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直径1 cm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及D组(40例),分别采用URL、RLU、PCNL及FURL治疗。比较4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降低值、术后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B、C及D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均明显优于A组(P 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Hb降低值均明显少于B、C及D组(P 0.05);D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A、B及C组(P 0.05);C组患者Hb降低值明显高于A、B及D组(P 0.05);4组患者术后需ESWL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L治疗直径1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加快术后机体康复进程,并有助于减少医源性创伤程度,但结石清除效果欠佳;FURL术操作难度和治疗费用均较高;PCNL尽管结石清除效果满意,但术中医源性创伤程度较大;而RLU亦存在手术难度高问题,可作为FURL或PCNL失败后补救手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病情、术中术后病情变化和采取的治疗护理对策,总结早期识别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积极护理,30例患者康复出院或行二期碎石术,1例因感染严重出现多器管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PCNL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尿脓毒血症,做好心理护理,以提高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