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对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治疗效果 ,提出手术的注意事项 ,以提高此类病例LC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 1994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间行“四孔法”LC的1740例患者中有上腹部手术史的 2 9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2 8例完成LC手术 ,成功率为 96 6 %。无胆总管损伤及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 2 9~ 135min ,平均 71 4min。住院天数 3~ 15d ,平均 6 79d。结论 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石症患者 ,LC仍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上腹腔内粘连程度与前次手术的类型有关 ,与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无明显关系。术前原切口B超检查可预测切口与腹腔脏器粘连情况 ,减少和预防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腹部热敷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1—2级、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热敷组(H组),每组50例。H组在术后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6~8h,C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C组与H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42.0%、22.0%,H组显著低于C组(P〈0.05);C组与H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0%、12.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上腹部热敷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的发生率,作为一个辅助防治措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它不能完全消除PONV的发生,且不能降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吴振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06-107,116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探讨。方法选4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或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Ⅱ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每组20例。两组病人全麻的诱导、维持方法相同,Ⅰ组病人术中间断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观察麻醉、苏醒期间心率、血压的变化和苏醒期苏醒质量及并发症。结果Ⅰ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Ⅱ组平稳(P〈0.05),苏醒及清醒快,且并发症少。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薛兆利 《山东医药》2000,40(13):10-11
对1000例正常成人及80例右室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人右胸导联多呈rS型,上腹部导联呈R型,ST段无明显偏移,右室梗塞患者右胸及上腹部导联均有2个或2个以上导联出现QS或Qr波,同时伴有ST段抬高。因此,认为,右胸及上腹部导联心电图联合检查比单用右胸导联检查诊断右室梗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n=40):七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监测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及两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和苏醒期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p>0.05),但A组易于控制BIS(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及术中知晓。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是较为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