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rvey of ophthalmology》2023,68(5):940-956
Congenital aniridia is a panocular disorder that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iris hypoplasia and aniridia-associated keratopathy (AAK). AAK results in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corneal transparency and thereby loss of vision. Currently, there is no approved therapy to delay or prevent its progression,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phenotypic variability and 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 after interventions; however, new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AAK may help improve its management.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AAK. We highlight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AK development with the aim to develop future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ing surgical, pharmacological, cell therapies, and gene therapies.  相似文献   
2.
林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0):1728-1732

目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15例,使用生物工程角膜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对照组有两组:对照1组10例,使用保存人角膜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对照2组10例,实施自体结膜瓣遮盖手术。随访3~20mo,观察视力、感染控制情况以及角膜透明度。

结果:观察组15眼术后感染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除1眼在随访中发生植片混浊外,其余14眼植片均维持基本透明。对照1组,除1眼病毒性角膜炎因病毒复发导致角膜混浊外,其余9眼角膜植片维持透明。对照2组,除1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感染加重,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其余角膜溃疡瘢痕修复。

结论:生物工程角膜是一种新型的人角膜替代材料,为解决逐年增长的角膜病患者与短缺的角膜供体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巧  张琪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1503-1506

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 CM)检查作为一种“活体组织学检查”方法,以其实时、无创、快速、高清的特点,在角膜生理、病理研究及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随访等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已在眼科临床及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CM在感染性角膜疾病、变性性角膜疾病及全身疾病所致角膜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3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大泡性角膜病变的致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l2月间我院收治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24例(343只眼),男190例(202只眼),女134例(141只眼),对其致病原因和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在大泡性角膜病变病因中:先天性因素37只眼(10.78%);后天性因素中机械性损伤226只眼(65.89%),其中手术源性损伤185只眼;角膜移植术后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46只眼(13.41%);青光眼29只眼(8.45%);病毒性角膜炎5只眼(1.46%)。发病前有多次手术史者(包括2次及2次以上者)70只眼(20.41%)。结论后天机械性损伤是大泡性角膜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已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动物模型的9只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3),对照组(n=3),空白对照组(n=3).其中治疗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0.25%的京尼平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对照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后2wk内进行以下检查:裂隙灯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测量、体质量和应激反应评估、组织学检查和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基质层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完整、角膜大泡消失、中央角膜角膜厚度显著下降(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实验动物活动性较处理前增加,反抗行为减少,攻击性减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更为紧致、规则,可见蓝色条索状交联产物.治疗组角膜基质层均偶见凋亡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未明显见凋亡细胞.结论:京尼平交联治疗可使兔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水肿减轻,疼痛症状缓解,其可能的机制为京尼平交联使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从而阻止角膜水肿和大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药物毒性角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春 《眼科新进展》2006,26(6):456-457
目的探讨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患者9例,停原滴眼液,局部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部分患者适量加用激素。结果4周后,单纯角膜浅表损伤2例,均治愈,平均治愈天数14d;合并角膜基质层损伤7例,治愈6例,有效1例,平均治愈天数28d;总治愈率88.89%(8/9)。随诊3月无复发,无树枝状角膜溃疡、前房积脓、霉菌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药物毒性角膜病变常发生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长期过量局部使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会对角膜造成损害,而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和适量的激素有利于角膜上皮修复。  相似文献   
7.
朱洪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235-2236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烧灼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BK患者采用角膜板层烧灼术治疗,由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病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病4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1例,绝对期青光眼引起3例,眼外伤引起1例,术前眼部刺激症状明显,视力6例无光感,2例光感,光定位不准确,4例眼前手动。均行角膜板层切开,层间烧灼角膜实质层术。结果:术后1d,眼部疼痛等刺激症状缓解,刺激症状消失。术后5~7d裂隙灯下见角膜水肿减轻,上皮水泡消失。随访2mo~2a,术后视力由术前的光感及眼前手动提高至眼前指数及0.02,刺激症状消失。裂隙灯下见角膜层间有灰白色混浊。均未发现BK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此手术方法疗效肯定,可有效地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患者创伤较小,治疗费用较低。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羊膜移植术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AMT)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伴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较差的BK11例(11只眼)。其中无晶状体BK5例,人工晶状体BK4例,其他原因所致BK2例,采用AMT进行治疗。术后裂隙灯及荧光素染色检查,平均随访16周。结果 11例中9例术后当天眼痛消失,2例3天后消失。7例出现暂时性的角膜上皮缺损,3周内全部愈合,羊膜植片完整8例,不完全融解3例。除1例出现周边角膜上皮性水泡外,均未发现BK复发。全部病人无新生血管翼状胬肉发生。结论 AMT可有效地改善基质层微环境,重建角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防止BK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疗性角膜损伤的跟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眼部并发症。方法:对 213 例 NPC 初程放疗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作视功能(包括远视力、裂隙灯活体显微镜、眼底、自动电脑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发生角膜损伤 19 例,占 8.9 %(19/213)。I~Ⅱ期6 例,Ⅲ期 8 例,Ⅳ期 5 例。全部发病患者均无角膜刺激症状,放疗后 10mo 内,角膜病变消退,但知觉仍较对侧眼明显减退;20mo 后尚未恢复正常。未发现晶状体混浊的患者。结论:NPC 放疗性角膜损伤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照射剂量无密切关系(P>0.05),可能主要与角膜感觉神经损伤导致眼表疾病密切相关;不排除患者不同个体对辐射的敏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