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巨噬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其稳定AS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建立AS兔模型,将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模型组:饲喂含1%胆固醇高脂饲料;氯沙坦组:饲喂含1%胆固醇高脂饲料加氯沙坦25mg/(kg·d),连续用药4个月。免疫组化法检测AS斑块中MMP-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在AS斑块中的阳性面积;电镜观察两组AS斑块超微结构变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S斑块中MMP-3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氯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MMP 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巨噬细胞在AS斑块中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MMP-3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氯沙坦可通过下调MMP.3的水平,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来稳定AS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病理学改变,评价该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取5只设为正常对照组.另35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兔模型(经腹主动脉使用兔气囊致动脉去上皮化损伤,并连续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后,除在实验过程死亡或患病5只兔外,其余随机分4组,即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8只,继续高脂喂养1个月)、普食恢复组(7只,改用常规饲料喂养1个月)、氟伐他汀组[7只,给予氟伐他汀1mg/(kg·d)连续干预治疗1个月]和米诺环素组[8只,连续给予米诺环素3mg/(kg·d)治疗1个月].各组动物分别麻醉后处死并切取腹主动脉,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以Masson染色法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细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原位杂交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动脉管壁组织经Masson染色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病理变化,模型组和普食恢复组均呈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而米诺环素和氟伐他汀两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尤以前者改善突出.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巨噬细胞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的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相一致,前三者间在各组动物中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1).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的水平在米诺环素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普食恢复组(P<0.05),且在米诺环素组可见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米诺环素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目前对其检测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