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血气,心肌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及乳酸氢酶)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血糖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血气用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法,心肌酶采用酶偶联连续监测,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低血糖8例,高血糖3例;36例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22例心肌酶活性增高。血糖值与日龄呈负相关,与体温呈正相关,心肌酶活性男性高于女性,各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  相似文献   
2.
对比观察在自然呼吸、窒息兴奋期和抑制期电针28只麻醉家兔“降压点”穴对动脉血压和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经124次实验发现:于上述三种状态下电针耳穴血压下降分别为7.48±0.67kpa(P 0.01)、4.83±0.63kpa和4.25±0.7kpa(p<0.05);积分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快为2.87±0.26次/10秒,3.54±0.31次/10秒和3.24±0.41次/10秒(p<0.01)。结果表明电针该穴有显著降压阳增快呼吸频率的作用,其中兴奋期比抑制期降压更为明显。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耳针对高血压急症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3.
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神经行为,以探讨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BNA神经行为20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宫内窘迫新生儿60例与正常新生儿60例比较,测定总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窘迫组中41例无窒息者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窘迫组中19例有窒息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更为显著,急性窘迫38例与慢性窘迫22例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在新生儿窒息后肾小管损伤中的意义及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尿RBP值随日龄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对13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67例,重度窒息65例)和4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在生后1、3、7、10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尿RBP。结果①生后d.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尿RBP值显著升高(P〈0.001)。②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别之间存在差异(P〈0.01),进一步用SNK检验,得出两两间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③不同日龄3组新生儿尿RBP值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④重度窒息组尿RBP,、RBP,。值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①生后7天内新生儿肾小管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窒息新生儿应监测肾功能,特别是重度窒息需7—10天以上的肾功能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新生儿末梢血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足跟血0.1ml,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LDH1-5,并对其与新生儿日龄、孕出生体重、Apgar评分、窒息和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LDH1增高,LDH5下降,过期产、早评分、窒息和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LDH1增高,LDH5下降,过期产、早产、巨大儿、低体重儿与正常儿相比均出现了LDH5增高,LDH1降低,LDH5/LDH1比值增大的缺氧表现,LDH1、LDH5和LDH5/LDH1比值的改变与新生儿的缺氧状态、程度、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LDH1改变能较灵敏的反映新生儿的缺氧情况,能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可成为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负荷量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重度窒息儿静注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出生的重度窦息儿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药组转入我科后即给予苯巴比妥钠荷量20mg/kg,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共7天。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2,自引:1,他引:272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脏损害42.9%,肺脏损害37.4%,心脏损害33.3%,胃肠损害5.4%;(2)轻度窒息的多器官损害为28.1%,明显低于重症窒息的69.6%(X2=25.25,P<0.01);(3)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孕周、重度窒息、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机械通气相关,而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后血一氧化氮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窒息后新生儿血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镉柱比色法,分别对40例窒息后新生儿及18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1、3、7天测定血清NO水平。结果足月儿、早产儿轻度和重度窒息后7天内血清NO水平的动态变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窒息后血清NO的水平第3天最高,至第7天几乎接近出生后第1天的水平,血清NO水平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37例经颅脑B超证实伴缺氧缺血性脑病。结论血清NO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29,自引:1,他引:229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与Apgar评分关系。方法 :选择窒息新生儿52例 ,同期健康无窒息对照22例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 (RIA)测定其生后24小时血清NES水平。结果 :(1)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时 ,4~7分组与≤3分组之间血清NSE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2)5分钟复苏组、10分钟复苏组、>10分钟复苏组与对照组间血清NSE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6.21,P<0.05)。>10分钟复苏组的血清NSE浓度较10分钟复苏组、5分钟复苏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 (P均<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 ,血清中NSE浓度与Apgar评分关系并非一致 ,而与复苏时间变化一致 ,复苏时间越长 ,NSE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