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4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71篇
内科学   124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53篇
特种医学   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97篇
综合类   2103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785篇
  18篇
中国医学   68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因为持久性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对于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心肌梗死有着发病突然的特点,因此对其应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采用SWIM技术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 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观察指标为术后即刻成功再通(mTICI≥2b)、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以及术后24 h任何颅内 出血、9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12.1岁,男性26例(74.3%),基线NIHSS评分22(15~34)分。 术后即刻成功再通率为94.3%(33/35),90 d良好预后率为45.7%(16/35),24 h颅内出血率为17.1% (6/35),90 d全因死亡率为37.1%(13/3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低(P =0.001)、基 线后循环ASPECTS评分较高(P =0.016)、发病至到院时间较短(P =0.039)、发病至再通时间较短 (P =0.047)、血管成功再通率较高(P =0.036)以及饮酒比例较低(P =0.042)与良好预后相关。 结论 使用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与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与发病机理。方法:分析24例患者年龄、性别及所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痛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结果: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内听动脉闭塞发病明显增加。结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芸  金朝林  王翔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52-145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 IP),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以及曲面重建(CPR)。结果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自髂总至足背整个动脉系统病变的准确部位、范围及侧枝血管。90例患者中67例(77%)患者血管呈不同程度粥样硬化表现。其中轻或中度狭窄49例(56.3%),重度狭窄18例(20.7%),7例(8%)完全闭塞患者可见侧枝循环血管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胚胎种植前遗传诊断在1例携带Ⅰ型白细胞黏附缺陷病(LAD-1)携带者并完成健康妊娠夫妇中的应用。设计:病例报道。机构:大学医院生殖中心。患者:1例男女双方都是LAD-1携带者的夫妇,女方CD18基因的外显子4携带有G400A置换,男方的外显子5携带有C562T置换。干预:标准体外受精(IVF)后第3天行卵裂期活检和分裂球遗传分析以检测2处突变以及21号染色体标记物。主要观察指标:1个未罹患LAD-1婴儿的出生。结果:得到15个卵母细胞,其中10个受精。8个胚胎适宜胚胎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0.
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52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19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6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均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66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截肢;随访0.5~4年,76例生活质量正常,2例复发。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