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48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阴市2006年"四害"密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日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盒诱捕法.结果:江阴市全年鼠密度为0.92%,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3.31只/人工小时,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11.62只/笼,以绿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45只/盒,主要为美洲大蠊.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抗凝血杀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为有效开展灭鼠工作,我们自1990年起在本军区所辖部队驻地进行了抗凝血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现仅将1993年7~9月驻海南通什53607部队营区褐家鼠的抗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毒饵及配制: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原保定地区20县(市)的49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在1984—1996年间流行情况总结:93年以前EHF发病率在0.048/10万至0.47/10万之间波动,94年以后发病率逐年上升,96年发病率达2.42/10万,发病季节以春季为高峰,称为春峰,主要集中在3—5月间,男女比例为4.27:1,发病年龄以20—50岁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6%,其它职业发病者也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近年来发病有农村向城镇漫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褐家鼠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现已证实我国主要存在汉滩型(HTN)和汉城型(SEO)汉坦病毒。近年来,北京市HFRS发病出现不断上升趋势,流行形势比较严峻。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北京地区存在鼠间SEO型汉坦病毒感染。为了解近期北京地区HFRS流行毒株的型别和特点,从病原学角度阐明疫情原因,我们在对北京地区宿主动物进行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病毒分离和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6.
甘氟大米毒饵现场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5%的甘氟大米毒饵毒杀褐家鼠效果。方法:用75%甘氟钠盐200g,自配成1.5%的甘氟大米毒饵,现场设置25个观察点,每点放置食皿2个,并分别投放毒饵和无毒大米各40g,观察2周。结果:鼠对毒饵的接受性,前4d的摄食系数为0.93,大于0.5。说明鼠对1.5%甘氟大米毒饵的接受性良好,观察2周后鼠密度由投毒前的79.50%下降到4.80%,灭鼠率为93.90%。结论:1.5%甘氟大米毒饵毒杀褐家鼠效果显著,是目前部队大面积灭鼠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查明吉林省褐家鼠中汉城型汉坦病毒的基因亚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在吉林省的主要疫区采集啮齿类宿主动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以RT-PCR法扩增部分M和S基因片段上的核苷酸序列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并分型。结果 褐家鼠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序列分析发现在吉林省主要疫区褐家鼠流行的汉城病毒均为S3亚型,与辽宁、黑龙江省褐家鼠中的病毒株同源性较高,进化关系较近。结论 吉林省褐家鼠主要携带S3亚型的汉城型汉坦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应用抗凝血灭鼠剂以来,家栖鼠抗药性发生情况以及演变规律,为灭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捕捉黄胸鼠和褐家鼠,按全国鼠类抗药性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0年,黄胸鼠由敏感种群逐步产生抗药性个体,当使用到17年,湛江市区黄胸鼠便形成抗药性种群,但改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同一时期各地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频度及使用方法对黄胸鼠抗药性有所影响;褐家鼠抗药性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抗药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6,P<0.01).结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要遵循鼠类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开展定期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才能确保灭鼠效果及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当前饶河地区宿主动物所携带病原体的基因型别,分析其变异情况,对该地区自然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方法 使用TRIZOL法提取待测样本RNA,经RT-PCR扩增后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包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 在饶河地区,除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以外,松鼠(Sciurus vulgaris)也携带SEOV。本次从3只褐家鼠和1只松鼠体内分离出汉城型汉坦病毒(Seoul virus, SEOV),4株SEOV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01,与黑龙江地区常见SEO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黑龙江地区的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携带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禁止伐木狩猎,家鼠和野鼠与人类交集的逐渐减小,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黑龙江省暴发的概率也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我局卫生检疫人员连续在两艘外轮上捕获褐家鼠20只,这是本口岸近二十年来罕见的。针对这两个案例,我们进行了思考和分析。1基本情况1.1案例一:"兴乐"轮,巴拿马藉,建造于1985年,GT/NT:10483/6247,2010年1月25日从日本石垣港出发,1月28日21:00抵达张家港,装载货物为固体硫磺,有船员22名,其中15名为中国船员,近3个月途经港口分别为中国、日本和台湾港口,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