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1篇
内科学   55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77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70篇
  7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Va D)的发病日益增多,但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却较为缓慢,特别是在遗传方面的研究更是存有争议。脑小血管病(CSVD)是Va D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关于CSVD与Va D两者共同的遗传学研究越来越多。该文主要介绍散发性CSVD与Va D共同危险因素的遗传学易患性以及单基因遗传性CSVD与Va D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男、女不同性别患者中差异,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9月间在本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检查且病历资料完整,基于缺血性卒中分型系统TOAST分型确诊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60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分析男性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组和女性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组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12例(70%);女性48例(30%),两者之比为2.375∶1。女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相比,女性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吸烟、饮酒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高TC、高LDL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在66岁~75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在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以NF-κB作为预防、治疗CAV的靶点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医师虽然对冠心病、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基层非专科医师对此也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病尚缺乏全面认识,尤其对周围血管病的诊断、治疗等更缺乏全面了解,因此现就基层医师对周围血管病认识的有关问题概述如下,以提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静脉栓塞(RVO)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我们自2001年4月~2005年8月,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5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 现代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检测到越来越多的大脑半球白质改变,后者与老龄化相关,并能够促进特殊认知功能缺损的发生。这些脑白质异常(有时称为脑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支持脑白质疏松的病因与特殊类型脑缺血有关的假说的现有证据进行评价,强调脑缺血性损害可导致局限于脑白质的选择性结构改变。综述概要 本文是对关于脑白质动脉循环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脑白质疏松发开门见病机制的论文(大多数为近10年内发表)进行的评论分析。结论 有相当多的线索支持某些类型的脑白质疏松可能是脑缺血性损伤的结果的假说。与老龄化和卒中危险因素相关的脑实质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性改变、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的变化以及大脑半球白质独特的动脉供血状态似乎均参与脑白质疏松的形成。根据我们对现有资料的解释,最有可能造成这种脑白质改变的缺血性损伤类型包括以局部脑血流量适度降低(导致不完全性梗死)为特征的短暂性复发事件。这种假说能够在适当的实验模型中检测。  相似文献   
7.
观察5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和3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浆TXB2及6-Keto-PGF1α水平。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自身免疫血瘀证组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显著升高(P〈0.01),而TAO血瘀证线血浆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两组之间T/X比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自身免疫病和周围血管病均存在的血管内皮抗血栓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occlusion,CRVO)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患关系密切,由于它的致盲性,将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及膳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本病发病率仍将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其展开研究以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本病的病因学说、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如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等,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循环》2006,10(2):137-137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为我国心、脑、肺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为我国实用系列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刊号CN13-1258/R;ISSN1008-5971。刊登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稿件。主要发行对象和范围为国内具有高、中级学术水平的心、脑、肺血管病专业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编辑委员会汇集全国著名心、脑、肺血管病专业专家,重点报道心、脑、肺血管病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辟有专论、心、脑、肺血管病论坛、心、脑、肺血管病专题研究、临床研究、论著、病例讨论、用药指导、医学新进展、继续教育、讲座、综述、会议纪要、医药对话、医药快讯、药物(器械)与临床等栏目。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外治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张学颖汤坤标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临沂276002周围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施治,整体综合疗法是这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其中外治法的效果不容忽视。现将笔者多年来应用外治法的体会简述于下。1熏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