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血污携带有各种病菌、病毒和药液等有害物质,危害性很大.本文介绍一种液体血污收集和固化处理技术,使其失去流动性,便于回收处理,能有效防止其对医护人员、病患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对56所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调查表明,灭菌与消毒的医疗器械、使用中的消毒药液、工作人员的手与室内环境均有较严重的污染。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消毒方法的选择乃是提高消毒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器械预处理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手术器械240包,调查手术器械滞留时间、湿润度及血污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器械滞留时间长,2 h以内进行清洗的手术器械仅占10.42%;器械保湿效果差且血污残留合格率低;手术器械预处理血污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器械包种类、器械种类、护理人员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器械预处理存在问题,清洗是保证器械预处理时血污清除效果的关键,管理人员应加强手术器械预处理质量管理及环节控制,保证预处理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纯英 《全科护理》2013,(35):3327-3329
[目的]观察两种清洗流程运用于医疗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将污染的1 000件持针器、1 000件止血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观察组通过分类、多酶浸泡、除锈等预处理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清洗结束后依据中国医院消毒供应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明显提高、血污明显减少、灭菌合格情况和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清洗消毒流程上持续改进可提高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区柏恩 《民航医学》1992,2(2):36-37
1990年10月2日,广州自云机场发生了一起3架大型客机相撞,引起飞机着火、爆炸燃烧的灾难性事故(简称“10.2”事件),造成52人伤,128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在抢救工作的同时和善后,我们对8000m^2现场的污物、血污、尸体、尸体碎片以及病媒虫、空气等进行了消毒、  相似文献   
7.
临床中有时采用手术开窗后在埋伏阻生牙上粘结托槽而出现血污染的情况,本文旨在研究该条件下,两种正畸封闭剂对粘结力的影响及粘结失败发生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常州市医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1989年对本市41所医院医疗器械与环境进行了HBV污染监测。9种医疗器械与口表浸液均有HBsAg与潜血检出。阳性率逐年下降趋势不稳定。市、县级医院阳性率低于乡级医院。建议坚持监测工作,加强对乡级医院消毒的管理和对不直接接触血液器械的消毒。  相似文献   
9.
骨穿针结构复杂,目测无法判断内腔是否达到"彻底清洁"的标准。隐血试验检测手术器械表面残留血迹灵敏度高、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客观,被广泛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目前国内使用的隐血试剂种类繁多,为了寻找一种灵敏度高、效果可靠、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提高对骨穿针清洗质量的监测,本试验对两种不同的隐血试剂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妇产科血污宫腔吸引管清洁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提高宫腔吸引管内壁洁净度的稳定性,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分析影响妇产科血污宫腔吸引管清洁效果的各种因素,对宫腔吸引管使用后的浸泡保湿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制定控制措施。结果血污宫腔吸引管使用中性多酶浸泡优于碱性多酶和清水浸泡;使用中性多酶液浸泡血污宫腔吸引管16 h,其管内壁氧化反应率及清洗效率情况与碱性多酶液浸泡比较,差异显著(P<0.01);关键环节实施控制后宫腔吸引管内壁不合格数量及损耗数量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吸引管使用后妇产科初始处理不妥是影响其清洁效果的根本原因,把控关键环节,能提高宫腔吸引管清洁质量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