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6岁,农民,因左上腹部持续性钝痛2个月,解暗红色便3天于2004年6月12日入院。查体:T37.4℃,P96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心肺无异常。腹部略膨隆,腹壁无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2.
王某,女,50岁。以右上腹部不适二月余主诉入院,住院号:271926,二个月前无明显原因感右上腹部不适,无腹痛,发烧,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皮肤无出血点及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肝脏右肋缘下6cm,剑突下4cm,表面光滑,无触痛,肝脏未触及;  相似文献   
3.
研究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和肝功能的相关性.随机采集120例孕周在35-40周、临床观察有明显蜘蛛痣和肝掌的患有肝炎的孕妇,肝穿刺活检取肝组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其肝组织结构改变情况;抽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ALT活性.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18例.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的无相关性(P>0.05).Child-Pugh A、B、C级肝炎孕妇肝掌和蜘蛛痣的发生率分别为21.7%、26.7%和51.7%,彼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组织学改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技术治疗蜘蛛痣、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蜘蛛痣患者、45例鲜红斑痣患者、398例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患者、106例混合型血管瘤患者、95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及54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治疗。结果:1蜘蛛痣、鲜红斑痣、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82.2%、100.0%、87.7%、100.0%、100.0%。经疗效评价,6组患者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蜘蛛痣组、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组、化脓性肉芽肿组患者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混合型血管瘤组、毛细血管扩张症组(P<0.05),毛细血管扩张症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混合型血管瘤组(P<0.05),混合型血管瘤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鲜红斑痣组(P<0.05),蜘蛛痣组、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组、化脓性肉芽肿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组患者萎缩性瘢痕、色素减退、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脉冲可调脉宽激光技术治疗血管性疾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以蜘蛛痣、化脓性肉芽肿、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维一 《大众健康》2014,(6):42-43
当身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疲倦乏力、蜘蛛痣、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等现象时,要当心脂肪肝。53岁的李老师从不饮酒,就是比较胖,体再指数达32。一年前,李老师经B超和CT检查发现脂肪肝,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曾有盱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农民,入院前15 d因饮用浅井水(地表水,未消毒),而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 ℃以上,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乏力、腹胀.近5 日出现厌食、恶心、纳差、尿黄.以"上感"于当地卫生所静点左氧氟沙星及青霉素半个月无效.2005年11月4日入院,既往无伤寒、结核病病史.体检:体温38.5 ℃,脉搏:80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晰、精神不振、语言清楚、反应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出血点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肝区轻微触叩痛,余(-).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4×109/L,中性粒细胞58%,血小板147×109/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皮肤蜘蛛痣与肺内分流的相互关系.方法 53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皮肤蜘蛛痣,分为蜘蛛痣阳性组12例(23%)和蜘蛛痣阴性组41例(77%).所有患者均例行常规检查,包括经对比超声(CEE)筛查肺内右向左分流;门脉高压指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门静脉主干内径(PV)、脾脏厚度(SP)).结果 蜘蛛痣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肺内右向左分流的发生率(50%vs 27%)、门脉高压各征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33%vs 22%)、PV(13.0±2.0)mm vs(13.6±3.2)mm、SP(56.2±16.6)mm vs (54.8±14.3)mm]的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皮肤蜘蛛痣不能作为有肝外侵犯的体表标志.  相似文献   
8.
陈瑶  曹海武  史小安  魏云玉 《江苏医药》2012,38(20):2489-2490
患者男性,59岁,因"左上腹胀1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查体:T 36.5℃,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及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及,B超示巨脾.实验室检查:(1)血象:WBC 22.4×109/L,Hb 126 g/L,Plt 105×109/L.血片分类:中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92%,单核细胞3%,在淋巴细胞中多毛细胞占60%.  相似文献   
9.
潘××,男,19岁,未婚,战士,病案号95821。1986年1月如以腹胀、纳差、厌油、恶心呕吐、乏力、尿黄一周入院。两月前有肝炎患者接触史,无肝炎病史。检查:神清,巩膜和全身皮肤明显黄染,无蜘蛛痣、肝掌和出血点。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上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因突发晕厥2h人院。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摔倒,并伴有出冷汗、头痛、腹痛、轻度腹胀、恶心,无呕血及黑便。患者于10d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目前伤口已经愈合。T37℃,P112次/min,BP82/5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消瘦,贫血貌,无肝掌、蜘蛛痣,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