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7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64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9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08篇
内科学   18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0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5589篇
综合类   6109篇
预防医学   90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23篇
  33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47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896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095篇
  2011年   1257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362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181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931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66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在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年龄对于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共160例,将其按年龄分为45~60岁,61~81岁两个年龄段,观察其术后在相同护理下,年龄对于其并发症的影响情况。结果:将年龄按≤60岁和>60岁分段,发现的61~81岁人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45~60岁的要严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在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时,我们要给予更加精致的护理以及更加严密的术后检测,尽量减少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处理方法对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涉县医院行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术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取石完毕后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将切开的胆总管前壁连续缝合,对照组放置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至正常生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至正常生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6±27)min比(122±41)min,(32±6)h比(42±7)h,(3.8±0.8)d比(4.5±0.7)d,(5.8±1.2)d比(7.1±0.8)d,(15.6±2.7)d比(31.5±8.7)d,均P<0.01]。两组术后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心理情绪、生理功能、主观症状以及总分评分均随时间增长在6个月、1年逐渐增高,两组各项不同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4/45),对照组为15.6%(7/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管一期缝合术总体疗效优于放置T管引流,且安全性更高;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用于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05-110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WHOQOL-100量表、GIQLI指数、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2周和4周,观察组的WHOQOL-100量表和GIQLI指数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AS量表和SDS量表<50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改善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生活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  相似文献   
4.
5.
<正>临床上,经电子胃镜(以下简称胃镜)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三种:经胃镜通道置管法、胃镜导丝置管法、胃镜旁抓持置管法。经胃镜通道置管法需要鼻空肠管能够通过胃镜通道,稍粗一些不能被胃镜通道容纳的鼻空肠管则不符合要求,且鼻空肠管长度至少是胃镜长度(110 cm)的2倍以上,还需硅胶引导管将经口的空肠管近端从鼻腔引出,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胃镜导丝法需要用的导丝长度是胃镜长度(110 cm)的2倍以上,也需要引导管,亦不常被采用;胃镜旁抓持置管法,克服了上述二种方法的缺点,不需要空肠营养管的长度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周型胆管癌(carcinoma of peripheral bile duct, CPBD)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 HCC)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笔者对舟山群岛的11例CPBD患者,结合临床对其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CT对CPBD伴慢性肝胆管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结石146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许海根  陈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132-1133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间采用肝段切除和非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随访3个月~10年,平均5.6年,肝段切除组优良76例(90.4%),非肝段切除组优良40例(70.2%),两组残石率、症状复发率、再手术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段切除组无论是否作胆肠内引流,优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肝段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方法,其术后残石率、症状再发率和再手术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接种裸鼠脾脏,建立肝、肺转移模型。方法将FRH-0201细胞系(120代)接种于7只Balb/c裸小鼠脾脏。出现转移时,将转移瘤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将转移的肿瘤行细胞培养,再次接种裸鼠脾脏,观察转移成瘤情况。结果脾脏局部成瘤率为100%(7/7),转移瘤发生率14.3%(1/7)。转移瘤细胞再次接种于裸小鼠脾脏,转移发生率100%。转移瘤电镜显示典型恶性细胞特征。转移瘤细胞染色体众数19条,主流范围18~44条。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瘤,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