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36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4篇
  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5年来阴沟肠杆菌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再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61株,其中2010年分离48株(18.4%)、2011年50株(19.2%)、2012年52株(19.9%)、2013年54株(20.7%)、2014年57株(21.2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分别占49.%(130株)、14.9%(39株)、11.9%(31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52%、13.5%、12.8%,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9.9%(78株),产酶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多发于ICU患者,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产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该医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454株,有45.15%阴沟肠杆菌分离自痰液,居首位;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老年医学科和骨科,分别占21.37%和18.94%;检出产β-内酰胺酶株菌187株,占41.18%;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5年共检测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26株,占5.73%。结论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04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几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怀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肺部阴沟肠杆菌感染临床常见 ,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 ,尤其是产酶菌株 ,治疗较困难 ,应引起重视。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收治肺部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 5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8例均为在我院呼吸病房住院患者 ,男 4 2例 ,女 16例 ;年龄 4 9~ 93岁 ,平均 71岁。连续口痰培养、人工气道抽吸 (TTA)、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采样培养诊断为肺部阴沟肠杆菌感染。 5 8例中同时伴有基础疾病者 5 3例 (91.4 % )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33例 ,支气管肺癌 7例 ,脑…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从辽宁省部分地区腹泻和感染标本中检出的成团肠杆菌、非脱羧勒克氏菌、克吕沃尔氏菌、彭氏变形菌、霍堆氏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致病性研究结果.部分菌株可引起动物、生物模型病变,证明有致病力.与人的腹泻和感染有关.致病性研究中,溶血性阳性率最高,依次为乳鼠灌胃,HeP—2细胞、Vero细胞病变,兔肠袢结扎.豚鼠角膜侵袭试验无阳性.药敏试验证实,5组细菌抗药谱已很广,临床可用的敏感药物不多,一旦发生感染,治疗将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8.
9.
改进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晓军  奉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88-3189,3191
[目的]研究利用改进的时间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效果,并考究其与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及传统时间攻击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方法]将38例明确诊断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感染且药敏结果皆为: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皆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敏感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对照组、传统组。改进组患者先与磷霉素4g+5%葡萄糖100ml于30min静脉滴注完毕后,再过30min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4g+0.9%NS25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拉司丁1g+0.9%NS25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传统组患者先与磷霉素2g+5%葡萄糖50ml静脉给予1h完毕后,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2g+0.9%NS10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2次。疗程最长限为10d,其余检查治疗3组相同。考察3组的细菌清除率以及细菌清除所需的药物费用、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改进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改进组、传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二重感染;而且改进组与对照组、传统组的细菌清除药物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磷霉素+阿米卡星的改进时间攻击差疗法能很好的治疗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与采用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方案及传统的时间攻击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10.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