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39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孙琎 《妇幼健康》2005,(9):56-57
中国青少年的网瘾状况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未成年人犯罪占总犯罪人数的比例这几年一直在上升。  相似文献   
2.
犯罪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犯罪青少年是犯罪群体的一个特殊类型 ,他们具有一般罪犯心理结构形成的共同之处 ,也具有一般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育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但大多数人能够在各种矛盾中正常发展 ,只有少部分青少年在外界消极因素影响下 ,与内部不良心理因素结合相互作用而产生犯罪心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调适的不良 ,往往使其无法解除各种矛盾和心理压力而易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异常。迄今为止 ,国内对一般青少年包括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 ,认为青少年行为方式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1,2…  相似文献   
3.
近期,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在草案中关于扩大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笔者认为,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各类贿赂违法行为,而多数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尚不了解其行为之违法性,因此,亟待趁《刑法》修正案通过之际,就医疗机构药械购销受贿犯罪作以论述和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犯罪青少年个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探讨犯罪青少年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及父母养育方式对犯罪青少年个性特质的影响。方法 以河南省某少年管教所少年犯240人为研究组,以240名在校中学生240名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两组被试进行集体施测。结果 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N(情绪性)分和P(精神质)分高、E(内外向)分低的特点;其父母养育方式表现出低情感温暖、理解,高惩罚严厉、高拒绝否认和过分偏爱的特点。犯罪青少年个性4个维度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绝大多数因子存在显相关关系。结论 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父母养育方式失当可能是造成犯罪青少年人格偏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大学生财产犯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犯罪心理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篇关于医疗界的爆炸性新闻成了网上热帖,这篇揭医疗黑幕的文章说“教授级医生月回扣十万”,而同一时间《刑法修正案(六)草案》摆到了全国人大的办公桌上,其中对第163条内容的修改, 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是:草案在刑法关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基础上,把商业贿赂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普通医生也将被纳入商业贿赂罪的主体范围。那么,医生吃回扣到底算不算犯罪?  相似文献   
7.
江筱玲 《现代康复》1998,2(7):693-693
区分是否因精神病而发生犯罪行为是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重点问题,责任能力评定又是鉴定的核心问题,现对我院1984~1992年司法鉴定中20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均为男性)进行分析,以找出一些借以区分园精神疾病而发生犯罪和无病犯罪的青少年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失足青少年犯罪原因的个性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失足青少年犯罪原因的个性心理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新生,降低青少年犯罪率,我们于1994年4月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云南省少年犯管教所的男性少年犯190例为对象.年龄14~20岁。另选普通中学相当年龄的男生214名作为对照组。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心理卫生问卷”进行了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的性格、情绪、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点的调查。以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少年型及成年型)为工具.测量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调查所得资料经县化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个…  相似文献   
9.
GKT原理的模拟犯罪测试范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旨在以实际犯罪较接近的实验场景验证GKT的测谎机制,并探讨其对罪犯以及其他嫌疑人的判定有效性。方法:以72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让被试在模拟犯罪的背景下采用三种包含不同说谎和认知成分的回答方式进行测谎测试,采用Limestone测谎仪测量被试皮肤电反应。结果:回答方式与角色两因子在判定分数上的主效应均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在模拟犯罪测试范式下,GKT模式中认知与说谎机制是共存的,其中认知成分不占主要地位,说谎成分占主要地位,GKT模式无法兼顾有效地判定"犯罪"和"知情无辜"角色,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触目惊心的事件 最近,许多媒体陆续报道一些校园内的暴力攻击事件,使长期存在却不受关注的校园暴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数已达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多事件发生在学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