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9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596篇
耳鼻咽喉   856篇
儿科学   747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909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3559篇
内科学   1168篇
皮肤病学   177篇
神经病学   345篇
特种医学   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25篇
综合类   5793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2021篇
  28篇
中国医学   1013篇
肿瘤学   1892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920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299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332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813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8-12间920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1%(56/92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BMI指数≥28 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合并糖尿病,肿瘤≥5 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均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7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是影响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低位直肠癌及营养不良患者,应警惕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病人1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组85例,采取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脓肿、残端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ALL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VDLD方案治疗,联合组(37例)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VDLD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AFF、APR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RF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ALL,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清BAFF、APRIL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CI 9.329~17.276,P<0.01;OR=2.194,95%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CI 0.190~0.411,P<0.01)。结论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肝胆手术后胆漏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98例患者的胆漏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其中,49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另外4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患者存在肝硬化、手术日输液量过多、低血浆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和手术技能有关,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做好充分手术准备,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避免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并发胆漏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12例(14.63%)患者术后并发胆漏,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通过多种方法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治愈,未出现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肝胆手术易引发术后胆漏,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为充分减少发病率,要做好预防性处理。针对已经合并胆漏的患者,要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法,从而不断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胆漏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