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7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全身(全淋巴)照射后100例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过程中用全身照射(TBI)或全淋巴照射(TLI)预处理,研究受照不同剂量患者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造血恢复及相关合并症。方法100例患者(白血病91例,其他肿瘤9例)接受500~1000cGyTBI或TLI和超大剂量化疗作预处理。结果均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白细胞降至(0~0.15)×109/L,骨髓空虚,合并各种感染和出血。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抗感染,应用GM-CSF或G-CSF积极支持治疗及保护隔离措施,92例造血恢复,8例死于不同感染和出血。结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起主要治疗作用,不同造血因子用于治疗急性放射病,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例亚急性放射病眼部改变随访八年报道张建,陈尚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3口受137Csγ射线连续意外照射,导致了亚急性放射病,同时伴有眼部改变。本文作者就其放射病眼部改变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牡丹江市某良种试验站的137Csγ放射源,源强320GBq,...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用药物保持轻度电离辐射损伤伤员的战斗力问题,作者认为,对于受照1-2Gy辐射的伤员,最好给与免疫调节剂,以提高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作者提出下列药物可保持轻度电离辐射损伤伤员的战斗力,脂多糖、多糖、肽聚糖类、多核苷酸,多肽调节素或细胞介素,非特异性代谢激活素,合成免疫激活素等。  相似文献   
5.
一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象观察骈淮媛王桂林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北太平路医院造血功能损伤是急性放射病(ARS)的基本病变之一,骨髓象动态观察能客观反映造血系统的损伤与修复规律,并为ARS分度、分期提供依据及指导治疗。作者对1例中度骨髓型ARS...  相似文献   
6.
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其剂量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人们对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深化。过去由于西方国家的防护条件较好,射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慢放病的阈值,罕见慢放病的发生,不承认慢放病的存在,而只认为在较高剂量率水平下的长期分次照射或迁延照射可能对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损伤。但是在前苏联核工业发展的初期,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其第一个生产堆(A厂)和后处理厂(B厂)投产的初期,工作人员在极差的防护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以至于在A厂和B厂慢放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5.8%和22.5%。在我国,由于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射线设备落后,…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慢性放射病临床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以受照剂量,临床症状,造血功能,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对30例慢性放射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其中11例慢放病用胸腺肽治疗并追踪观察10年。结果:慢放病患者受照剂量超过2Sv,白细胞下降伴有几髓造血功能障碍,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胸腺肽能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慢放病各项指标恢复依时间顺序为:T淋巴细胞百分率(2年),临床症状(3.5年),造血功能(5~8年),染色体畸变率(10年)。结论:受照剂量是误断慢放病的重要依据;白细胞总数、骨髓造血功能改变是诊断的关键;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鉴别诊断指标。慢放病是一种可以恢复的职业性疾病,胸腺肽治疗有助于慢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慢性放射病(Chronicradiationsickneel,CRS),是指机体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允许剂量外照射作用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所发生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改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仅见于前苏联、东欧及我国的临床医学名词,...  相似文献   
9.
慢性放射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在电离辐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可作为“生物剂量计”估算辐射剂量〔1〕,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2〕。本文对被诊断为慢性放射病(Ⅰ度或Ⅱ度)的患者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分析。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共观察10...  相似文献   
10.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当量后引起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它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