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2015篇
临床医学   562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1458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13篇
  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大鼠牵张成骨(DO)过程中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鼠制备大鼠下颌骨DO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6只。第1组(只有牵张无PTH),术后8周取材,应用HE染色及微CT检测,以确定成骨情况。第2组(有牵张无PTH),第3组(有牵张有PTH),第4组(无牵张有PTH),第5组(对照组:无牵张无PTH)。2、3、4组及对照组术后1周取材,RT-PCR测定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果第1组,新骨形成,骨质充满牵张区,骨质连续,大鼠建模成功。RT-PCR检测结果显示,2、3、4组与对照组比较,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第3组最为明显。ONC、C-FOS、VEGF基因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在 DO 过程中,间歇性给以 PTH的作用只有在牵张期发挥作用,其对 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能够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常见,因其常伴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而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救治时必须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于复合伤患者,原则上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局部创伤,特别是对于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坚持“先全身,后口腔”或“配合全身抢救的同时处理局部创伤”的原则积极抢救[1].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治疗颁面部损伤患者186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即刻植骨修复术后,伤口延期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下颌骨即刻植骨分为Ⅰ期愈合组和延期愈合组,回顾性地查阅住院病历,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填写有关项目。结果下颌骨即刻植骨的愈合与患者的年龄、受骨区是否有手术史、植骨的类型、植骨的大小无关;术中口内外相通是植骨延期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下颌骨良性病变即刻植骨修复时,应密切关注术区与口内外穿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争取植骨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软硬腭前移的手术方法扩大鼻咽下口,改善因鼻咽部狭小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暂停症状。方法:手术切除硬腭后份使其缩短、悬雍垂软腭成形并将软腭拉向前,扩大鼻咽下口。结果: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及客观评价疗效满意。结论:软硬腭前移鼻咽下口扩大显著改善鼻咽下口狭小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大鼠下颌施以向后上方向牵引力,对实验前后大鼠颅面颌特别是下颌的改变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结果发现,后上牵引力显著地抑制了大鼠下颌的向前生长,使下颌相对于脑颅及上颌处于明显的后退下旋位,此种位置改变与下颌后退,下颌生长受抑制及下颌下旋有关。后上方牵引力还影响上颌的生长,上颌相对于脑颅明显下旋与后缩,但上颌本身的大小未受影响,此种上颌的改变可能是由于矫治力通过磨牙份及髁头传递到上颌及颅底,以及牙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6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牙弓夹板加克氏针骨内固定,B组微型钛板固定,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结果 术后6个月,牙弓夹板固定组成功31例,占88.6%;微型钛板固定组成功28例,93.3%.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无临床疗效差别,都可用于临床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6,15(6):144-144
天津市口腔医院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始建于194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几经更名于1967年正式定名为天津市口腔医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口腔专科医院之一。座落于和平区大沽路与赤峰道交口处,渤海大楼东侧。建院50年来,以吴廷椿名誉院长为首的老一辈专家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现已发展到有500余人的专业技术队伍,23个临床技术科室,100张病床,113台诊椅,占地1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是该院特色学科之一。开展无痛拔牙、心电监护拔牙、种植牙、颌面部各种炎症与创伤、颞颌关节与涎腺疾患,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等业务项目。近年来已有5项专业技术被评为国内先进,市领先水平。吴廷椿院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即采用双亲骨及吻合臀上血管有肌髂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该项技术居国内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